A03

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在郑州举行,提供6万多个岗位 许昌100家用人单位现场“招贤纳士” “职等你来”,看看哪些专业“吃香” 本届招聘会岗位需求排名比较靠前的有医学、教育学、计算机、管理学等专业 2019年10月28日 手机许昌网

我市设立有绿色通道和综合服务窗口,可以为求职者办理人才引进手续、提供政策咨询等。

本报讯 (记者 牛志勇 通讯员 黄佳曦 文/图) “广聚天下英才 助力中原出彩”。10月26日、27日,由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全省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招才引智活动。在主场活动之一的高端人才招聘会上,我市组织了100家用人单位“招贤纳士”,提供1356个岗位,现场收到简历1813份,达成就业意向676人。

本届大会提供6万多个岗位,

本科以上岗位占比超过75%

10月26日上午,郑州国际会展中心1楼招聘区火爆异常,不少手持个人简历的求职者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应聘。

10月26日10时许,30多岁的大连医科大学硕士侯家在许昌市中心医院的求职区认真填写完求职信息,扭身离开,准备静候佳音。在他的身后,求职者的队伍排了很长。“老家是许昌的,我这次求职的岗位是住院医师。”侯家说,许昌市中心医院在许昌的医疗条件是一流的,他想在家门口获得一个好岗位,得知有高端人才招聘会的消息后,便早早赶了过来。

“等你意气相许”“职等你来”“行动成就梦想”……在高端人才招聘会许昌招聘专区,记者看到,各家招聘单位纷纷张贴海报,热情讲解并推荐工作岗位。我市的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也根据所需岗位向优秀人才开出了不错的待遇。此外,许昌的不少事业单位和高校来到了招聘现场。面对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知名企业提供的优质岗位,不少求职者犯了难。

据悉,本次大会参加招聘单位2000余家,提供岗位需求6.27万个。大会现场岗位需求对人才学历的要求集中在本科以上,需求的博士岗位数占比为13%,硕士岗位数占比为17%,本科岗位数占比为45%;本科以上学历需求合计占比超过总量的75%。

医学等岗位比较缺人,

我市设置绿色通道

“首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我们就来了,有七八人成功应聘到了如意的岗位。”许昌市立医院现场招聘负责人邵文龙说,今年,他们医院提供了20多个岗位,主要是临床一线岗位,对于求职者的学历要求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现场招聘负责人郭赵强表示,虽然这次公司提供了200人的岗位,但高端人才如驻欧美销售、亚马逊运营等还是比较稀缺的,也是这次他们最想招聘到的。

本届大会旨在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打造河南省宣传人才政策、展示人才工作成果、集中招才引智平台,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型、引领型青年人才,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本届高端人才招聘会岗位需求所涉及的专业排名比较靠前的有:医学、教育学、计算机、管理学、经济学、培训科研、财税审计、人力资源行政、建筑机械、通信电器、农林牧渔。

在招聘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为方便求职者顺利找到自己满意的岗位,大会现场设10个功能区;我市设立有绿色通道和综合服务窗口,可以现场办理人才引进手续、发布未到现场招聘单位的需求信息等。

许昌招聘专区

现场达成就业意向676人

那么,本届大会我市赴郑招聘的单位招聘情况如何呢?据许昌市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孙长青介绍,我市共组织100家用人单位“招贤纳士”,提供1356个岗位,拟招聘2475人,其中博士83人,硕士245人,本科1656人,其他491人。经过统计,现场收到求职者简历1813份(其中,求职者有博士21人、硕士1054人),达成就业意向676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433人)。

另外,本次高端人才招聘会,许昌共有363家企事业单位在线上注册,发布岗位需求847个,人才需求4769条,其中博士以上167条,硕士以上346条,本科以上1668条,专业技术人才988条;征集项目需求42项,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通信技术、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卫生等领域。

新闻连连看

首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招聘啥情况?

首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于2018年10月27日、28日举行,搭建了广聚天下英才的平台。1340名嘉宾和高层次人才与会,10.4万名海内外英才慕名而来,9361名英才通过大会绿色通道现场办理入职手续。截至目前,累计签约人员4.54万人,正式办理入职人员2.48万人;累计签约人才需求项目1147个,落地601个。

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分哪几类?

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认定范围为在豫工作、来豫自主创业、我省全职或柔性引进的人才,重点是符合我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现代服务业强省、现代农业强省、网络经济强省需要的高精尖急缺人才。国家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列入认定对象。高层次人才认定分为3个层次:顶尖人才(A类人才)、领军人才(B类人才)和拔尖人才(C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