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

《燕歌行》——叠韵歌行之祖 2020年07月13日 手机许昌网

□ 梁耀国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学成就能与苏轼父子三人比肩的,恐怕就是曹丕父子三人了。

曹丕父子三人中,父亲曹操的诗立意大气高远,如表现其雄心壮志和对贤才渴望的《短歌行》、表现积极进取的《龟虽寿》等。他以现实主义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

弟弟曹植,早年因“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深得父亲赏识。可能是少年得志吧,使得卓尔不群的曹植忘乎所以,一连做出不少出格的事,最终被父亲冷落一旁。

在曹丕众多诗作中,我最喜欢他的《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诗的头三句,笔者花了极省的笔墨便营造出凄切悲凉的景象:秋风萧瑟、天气转凉;草木凋敝、凝露为霜;燕子辞别、大雁南翔。如此压抑清冷的景况很容易触动人脆弱的神经,这为女主角闪亮登场作了很好的铺垫。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由于思念和牵挂,女主角喃喃自语,想象着丈夫想家的情景,末了哀怨地质问他为什么滞留他乡而不归。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女主角整天独守空房,以思夫打发时间,常常以泪洗面。这反映出她生活上孤苦伶仃,精神上寂寞空虚的悲惨现状。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她从墙上取下琴,本想弹一支清商曲,然而轻声吟出的却是急促忧伤的短调。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清冷的月光照在床上,抬头望星空,银河西转,才意识到夜已深,于是感叹牵牛、织女被银河无情分隔两岸。想想他们,比比自己,可谓同病相怜。

曹丕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被立为魏王世子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受禅称帝期间。《燕歌行》这首诗,我认为是在这个时间段之前写的,理由是:一,曹丕早年对曹植受父亲宠爱颇有微词,欲借思妇之口实抒自己的心情;二,曹丕常年随父亲南征北战,何尝不思念家室?倘若以第一人称写,势必被父亲看不起,那么世子的名号就落不到他的头上。这也正是曹丕的高明之处。

这首诗句句用韵,王夫之评价其“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虽然尽为溢美之词,但此诗实为叠韵歌行之祖,对后世七言歌行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曹操死后,曹丕迅速出击,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夏侯惇为大将军,迫使汉献帝禅让,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可惜曹丕这位才情四溢的皇帝仅仅在位7年便英年早逝。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