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珍贵的军用水壶 2020年12月14日 手机许昌网

周红军保存的水壶。 图片由讲述人周红军提供

“在我家的壁橱里,放着一个军用水壶,平时我不舍得用,只是偶尔用它沏一壶茶慢慢品尝,回忆军旅生涯。用完之后,我会把水壶擦拭一新,重新锁进壁橱。”

讲述人:周红军 记者:张铮

水壶承载着我的青春

1980年,随着汽笛响起,我和战友乘坐火车来到大西北,开始了军旅生涯。那年,我刚满18岁,部队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考验。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搬过几次家,这个军用水壶我却舍不得丢弃。这个跟随我多年的水壶,珍藏着许多回忆。

一到冬天,部队的驻扎地就天寒地冻,士兵训练时要趴在冰冷的地上,冷气直往骨头缝里钻。我把暖暖的水壶抱在怀中,冰凉的身体顿时就会温暖许多。

这个水壶是我的“铁兄弟”。离开部队时,除了这个水壶,我还把部队发的棉被、军大衣等生活用品一起打包带了回来。我不舍得扔下它们,因为这些东西承载着我的青春和回忆。

难忘那段艰苦的岁月

40年过去了,但在军营里的一幕幕如同昨天一般那么清晰。刚到部队,我们就开始了紧张的新兵集训。站军姿时,我们傲然挺立,纹丝不动,宛如一座座活人雕像,个把小时下来,两腿发麻、头发晕。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值班排长的口令响彻操场,队列里的人谁也不敢动。不管是数九寒冬还是炎热酷暑,我和战友都以标准的姿态,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不怕苦,不怕累,面对每日的训练任务。

在军营里,无论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兵,都用这种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们的队列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骨子里也慢慢有了军人的气质。

这样的磨炼,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我转为志愿军,在部队一干就是十几年,直到1998年才转业。

忆苦思甜,坚定信念

当兵18年,我干过报务员、军械员、驾驶员、有线兵、保管员。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执行什么样的任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经历什么样的挫折,我都没有气馁过,也从不抱怨。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现在我和大部分战友都脱下了军装,但军营生活依然熏陶着我,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在我的极力支持下,我的儿子也应征入伍。孩子在部队大熔炉里得以锻炼成长,思维敏捷,工作严谨,素质较好,将生活打理得有条有理,备受亲友的称赞。

闲下来时,我会用这个军用水壶沏一壶信阳毛尖茶。如今,各式各样的保温水壶我家都有,但这个军用水壶在我心中是无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