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台球人生 □ 记者 李翊飒 文/图 2022年03月18日 手机许昌网

王淇(左一)和员工的合影。

认真打球的陈鹏硕。

提起丁俊晖,许多人都知道。他8岁接触台球,13岁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在2017年斯诺克世界公开赛决赛中,他拿到个人第13个大型排名赛冠军。2019年12月,丁俊晖时隔10年,第三次捧起英锦赛奖杯。

在丁俊晖的引领和激励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台球选手在国际赛场斩获佳绩。2021年1月中旬,20岁的颜丙涛夺得世界斯诺克大师赛冠军,成为斯诺克三大赛(世锦赛、英锦赛、大师赛)历史上首位“00后”冠军;同年12月初,24岁的赵心童在斯诺克英锦赛上夺冠,成为自2011年特鲁姆普之后最年轻的英锦赛冠军。

今年1月末,赵心童、颜丙涛两位新科冠军,又携手包揽世界斯诺克德国大师赛冠、亚军。仅仅1个月后,刚满21岁的范争一在斯诺克欧洲大师赛上,接连击败多位种子选手,并最终战胜世界冠军奥沙利文,收获个人职业生涯首个排名赛冠军……

台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一定的文化价值。那么,我市的台球爱好者是怎样的群体?他们身上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于3月13日,探访了我市一些台球爱好者,听他们分享自己与台球的故事。

打好台球,需要有坚强的毅力

3月13日,周日。赶到台球爱好者王淇经营的球厅时,已近晚上9时。

步入位于颍昌路胖东来大众服饰南侧的这家球厅,第一印象是大。“这里有多大面积?”我不禁问道。

“450平方米。”王淇笑着说。我们边聊边在球厅的茶桌前坐下。桌上,茶台、香插、茶叶、茶具一应俱全。“朋友们打球累了就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儿。”

环顾球厅,我看到10张中式黑八球台、3张斯诺克球台依次排列,不时有两三人结伴前来打球。 “如果说多年前没有丰富的娱乐活动,人们通过打台球消遣的话,那么现在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现在来打台球的基本上都是爱好者。台球爱好者可以来自任何一个群体,他可能是大学生,也可能是中学生。他可能来自企事业单位,也可能是商贩。”王淇说,“打台球能增强体质,锤炼意志。”

听他介绍,20世纪90年代,许昌还没有像样的台球厅,通常一个大棚下放置20多张球台。这些球台分属于不同的商户。那个时候,为了打好球,他几乎每天工作之余都要练习两个小时。“当年,那些打球好的球友是我崇拜的偶像,更是我下决心要超越的人。”王淇凭借坚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劲头,球技越来越好。“我开始挑战台球打得好的人,一次打不过就打第二次,两次打不过就打第三次,直到打赢他们,以至于后来没人再轻易接受我的挑战了。”

王淇说,第一次参加斯诺克比赛的情形,他依然记忆犹新。赛前两个月,他每天练球。“我把火柴盒抽出一部分,留一个小口,然后球杆对准小口,进行出杆练习,以提升准度与稳定性。”

可是,比赛开始后,他怯场了。“心慌,手抖,根本控制不好出杆。”这次比赛让他明白,打球不仅要练技术,更要提高心理素质。

2007年,王淇获得我市斯诺克冠军,之后获奖无数,他已成为我市台球圈儿里的名人。

“2004年,我开始开设球厅,几易店址,最终选择了这个地方。”王淇说,“我市的台球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规模越来越大,服务配套设施越来越齐全,这从侧面说明台球爱好者的增加与需求的提升。”

打台球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市民刘清也是一名台球爱好者,通过朋友介绍,我与他取得了联系。

刘清与王淇年龄相仿,一聊到台球,刘清就打开了话匣子:“我念初中的时候,家附近开了一间台球厅——其实是遮挡布下面摆了几张台球桌。我常去那里看别人打球。我揣摩着他们娴熟的技巧,回忆着他们打球时的走位。渐渐地,常去打球的年长者与台球厅经营者同我熟悉了,有时候,他们会热心地给我传授一些技巧。打好台球,光揣摩不行,还得勤加练习。”

刘清说,台球桌上,是与对手的博弈,更是与自己的和解。他见过许多打台球时不沉稳的人,比如,打进一颗球后欢欣跳跃,球没打进一脸沮丧;输给对手时一脸的不服气,赢一次时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台球对不沉稳的人总是不客气——越稳不住性子,越不让你打出好球。因为每颗球的走位都需要冷静地规划,看似是打一颗球,其实打出的是条连贯的路线。“经年累月,我的球技有了进步,而台球也教会我戒骄戒躁、遇事冷静、与自己和解。”

学习打球两不误

当日,在毓秀路一家台球厅采访时,一个个头儿高挑、帅气精神的男孩儿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都叫他小黑。”旁边的球友热心介绍道。听说我要采访他,小黑打完一局球后,笑着走了过来:“我叫陈鹏硕,今年高二,叫我小黑就行。”

小黑说,他接触台球的时候是2018年夏。有一次同学叫他去打台球。刚开始他连怎么架杆都不会,于是跟球技好的人从打球姿势开始学习。练了大概20分钟,他竟然打进一个球。“之后,我对台球便有了兴趣,进球时的那种喜悦之情就像将一件很难做的事情做成功了一样。”

小黑说,这4年来,为了打好球,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去台球厅练习,“打台球就像学习,不勤奋永远打不好”。

“打台球对你的学习有影响吗?”我问道。

“肯定不能把学习落下。我去练球的前提是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可以因为打台球把学习扔一边。 打球和学习要劳逸结合才可以,要不然球没打好,学习也跟不上,这样我的家人也会反对我接触台球的。”

学会独处,遵从内心

刘清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丰富,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面对问题,他不喜欢逃避。“直面问题,如同直面一局台球,规划好线路,破解它。”

“打台球有时候是一种独处方式。独处不是‘孤单寂寞冷’、负能量爆棚似的离群索居,尤其对合作意识很强的台球运动来说,它更不可能做到字面意义上的‘独处’。我说的独处,是学会在某一时刻尊重个人的意志,是一种不气馁、勤思考的状态。当我发现自己不再盲目跟风,开始尊重自己的意愿做事情、规划自己的方向时,独处便变得充满意义。”刘清说,“遵从内心不是我行我素,打球不能影响正常的生活。”

“打台球让我认识了很多人,有些叔叔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让我收获了以前接触不到的知识和做事方法。现在我的球越打越好,学习也有所进步,我感觉很快乐。”小黑说。

截稿时,我在中国台球协会微信公众号中看到一条发表于3月7日的帖子,题为《中国台球协会斯诺克进校园项目招募公告》 ,帖子称,“斯诺克进校园”项目着眼于在各级中小学校园内开展,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初步掌握斯诺克基本技术并爱上该运动,在学习之余享受斯诺克运动带来的乐趣并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