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手术 资料图片
近日,许昌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杨豪杰巧妙使用无菌导尿管,为一名2岁女童取出卡在食道里的5角硬币。
原来,多日前,欢欢(化名)在家玩耍时,一不小心吞了一枚硬币。当天上午,其家长发现孩子指着喉咙表示不舒服,随即带她到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通过X线检查,发现欢欢颈部有高信号金属影,考虑异物可能。当地医院无法取出,家长遂带她到许昌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首先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排除气管异物,如为食管异物,异物的位置随时可能会随吞咽动作及体位改变等发生变化。如果硬币已咽下进入胃内,就可以自然排出了。”杨豪杰说。孩子来诊时呼吸平稳,没有烦躁、发绀,仅有害怕、不适,杨豪杰考虑为食管异物。为了确认异物位置,该院医生再次为欢欢进行了X线检查。根据影像,杨豪杰确认了异物仍在颈段食管,考虑该颈段为食道第一狭窄处,为异物最容易卡住的位置,便详细询问家长及孩子,初步判定卡入食管的很有可能是一枚硬币。
为了让孩子少受罪,杨豪杰决定用无菌导尿管来解决问题。为确保孩子的安全,杨豪杰通知了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做好准备,万一异物取出失败,要立刻手术取出。
操作前,麻醉医师在孩子双侧鼻腔黏膜采用喷雾麻醉,孩子在治疗床上采取仰卧位。在插入无菌导尿管前,杨豪杰先简单测量了一下由鼻孔插入颈部的长度,将无菌导尿管经一侧鼻腔插入,探进食管并越过异物,之后在无菌导尿管末端注入约15ml水撑起球囊,稍加用力向外拔出无菌导尿管,用撑起的球囊顶出硬币。
为防止误吸,杨豪杰将孩子的头部保持侧位,硬币随之被吐出。杨豪杰迅速放水后拔除无菌导尿管。孩子各项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完成颈段食管异物取出。
杨豪杰告诉记者,之所以在取出异物前再三向家长确认异物的种类,是因为异物不同,取出方法也不同。
“圆圆的金属影,有可能是硬币,也有可能是纽扣电池。”杨豪杰说,硬币边缘有锯齿,纽扣电池边缘圆滑。再者,硬币不会腐蚀内脏器官,但纽扣电池具有电解、放电、腐蚀的作用,短时间内就可能引起食管溃疡、穿孔、气管食管瘘、纵隔感染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即使位置相同,两者在取出时方法也有所不同。
杨豪杰提醒,幼儿对于食物没有明确概念,在孩子玩耍的时候要提醒孩子不要把玩具等放进嘴里或塞到鼻孔里。同时,家长们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动,尽量避免购买或放置可拆分、包含大量零部件的玩具。如果孩子出现异物卡喉或鼻腔异物,千万别用“土方法”,避免弄巧成拙,对其造成进一步损伤。
如果孩子不慎误吞异物,家长应先注意孩子有没有明显的憋气、呼吸不畅或嘴唇发紫的现象。如果孩子有这些现象,证明异物已进入气道,孩子可能会随时窒息,应该立即拨打120,并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