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浙江杭州举行,目前正在进行时。习近平主席将主持欢迎仪式、开幕式、五个阶段会议、闭幕式等10余场活动,同各方一道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和各项重点议题展开讨论。G20是公认的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其人口占全球三分之二,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85%,贸易额占全球80%。在世界经济复苏仍然乏力、不确定性增多的大背景下,各方都期待G20杭州峰会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9月4日上午,金砖国家领导人按惯例举行非正式会晤,习近平主席出席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G20杭州峰会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近年来中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峰会。
密集外交
多个“第一次”为双边关系发展创造新机遇
20位G20成员领导人、8位嘉宾国领导人、7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杭州峰会的外方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密集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活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说,杭州峰会是中国“十三五”时期主办的首个大型国际峰会。中方将充分利用这一主场外交平台,向世界阐释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说,峰会期间举行的双边、多边会晤,一方面可以就峰会议题本身进行探讨,推动达成更多共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借此机会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其他热点及敏感问题充分交换意见,管控分歧和争议。
此外,杭州峰会外交舞台将见证多个“第一次”。这将是巴西总统特梅尔、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等就任现职后首次来华。专家表示,相信这些“第一次”会为双边关系发展创造新机遇。
正如外交部部长王毅所说,中国将进入繁忙的“多边外交季”。
东盟主席国老挝、非盟主席国乍得、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主席国塞内加尔和77国集团主席国泰国以及哈萨克斯坦、埃及……这些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都受邀与会,杭州峰会成为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代表性最广泛的一次峰会。
“G20最终要解决的是发展问题。制定世界经济未来发展方案,需要听取和吸收更多国家的诉求。”阮宗泽说,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应当拓展发展中国家的话语空间。
在中方推动下,“包容和联动式发展”成为杭州峰会重点议题之一。峰会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系统性行动计划。峰会还将发起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合作倡议。
“对‘发展’和‘可持续’的高度重视,不仅是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的独特安排,也包含了更加强化G20这一交流合作机制的深刻考虑。”阮宗泽说。
据悉,峰会筹办过程中,中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G20外围对话。联合国大会、非盟总部、77国集团、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和小岛国……中国的对话活动覆盖了几乎所有联合国成员,特别是其中130多个发展中国家。“这体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办会宗旨,让G20峰会更具代表性。”陈凤英说。
专家期待
G20峰会指路领航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召开正值全球经济面临增长乏力、贸易保护势力抬头、投资者信心不足等挑战之际,多国专家表示,应对全球挑战、加速增长需要主要经济体齐心协力,期待峰会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实现共同繁荣指路领航。
3.1%、3.4%,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7月对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的最新预测,均比此前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IMF指出,世界经济面临难民危机、失业率高企、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等风险,如果不采取措施可能陷入增长停滞。
“现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林毅夫说,危机之前全球贸易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率的两倍,如今贸易增长缓慢,甚至不及经济增长。
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高级顾问彼得森认为,不确定性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英国与欧盟未来关系不确定、新兴市场经济发展不确定、难民流动不确定、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恐怖袭击威胁不确定……这些不确定给投资和消费者信心带来负面影响,抑制经济增长。
“当前,我们正身处一个困难时期。”英国利物浦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库克说,此时世界主要经济体领导人面对面会谈、坦诚交流将为共同解决问题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学高级讲师帕尔多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难题的背景下,中国成功举办G20领导人峰会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曙光。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