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庄社区办公所在地在黄庄学校的教学楼后面。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地里徐徐前行,远远地,我们先看到了鲜红的国旗,然后冲着它直奔过去,便准确地来到了目的地。
数十年来,黄庄学校几易其址,如今“落户”在居委会所在地,由此可见黄庄尊师重教的传统。秋天的田野十分宁静,琅琅的读书声因而分外响亮。
千余人的黄庄,历史却也悠悠千年。这又是一个有着奇怪村名的村庄,黄庄目前没有一户姓黄的。村中的大姓寇姓与离此不远的老寇庄的村民同源同脉,至于传说中黄庄创始人黄姓到底是怎么从这里迁出的,即使上年纪的黄庄人也语焉不详。年代久远的老村庄总会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留给后人作几多揣测,想来也不足为奇。
黄庄民风淳朴,几位上年纪的老人不约而同地向我们讲述了一名日本兵的故事。据说,这名日本人当年是侵华士兵,不知何故与部队走散。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这名日本兵被黄庄人收留了几个月。吃着与这里的庄稼人一样的饭,穿着与庄稼人一样的衣,最后被毫发无损地送走,这名士兵心中满是感激与谢意。回国后,他念念不忘这份情谊,在80多岁高龄的时候,带着孙儿两次回到黄庄,看望当年厚待他的黄庄人,并资助了两名贫困学子。黄庄的老人们说起这些的时候,神态安详,当年的宽恕结了善果,成就了一段佳话。
黄庄还是远近闻名的名厨之乡。据说,目前在市区多家大酒店里当“大厨”的黄庄人,就有二三十个。采访当日,我们有幸见到了一位,他自小受爷爷启蒙学厨,后经名师点拨。当年的他通过正规考试,过五关斩六将,拿下了响当当的“证儿”,狠狠地为黄庄“出大厨”的名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小村庄故事多,说不尽,道不完。小巷悠悠,那古老的农家小院推门而入,每家的门后都有一串长长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