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7年,我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如今一晃已近10年光景。9月1日、2日,国家林业局宣传办相关人员带队,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来到我市,聚焦我市森林城市建设。
如今,市民呼吸着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气,徜徉在广阔的绿色“海洋”。我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35%,绿化覆盖率为40.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27平方米。那么,在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方面,我市近年来采取了什么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森林城市建设给城市发展及市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记者进行了采访。
□ 记者 牛志勇 通讯员 朱晓贤 任超杰
穿梭“绿海”采访,媒体团被“许昌绿”感染
看公园,观廊道,入林海……连续两天的集中采访,让中央及省级采访团成员对许昌的森林城市建设有了深刻的感受:张古路两侧的杨树遮天蔽日,平原农区防护林形成道道生态屏障;在西北林海,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绿植,一株经过人工造型的丝绵木起步价1万元;在鄢陵县姚家花园,几乎家家户户都通过种植花卉买了小轿车。
“近年来,许昌县非常重视林业生态建设!”9月1日,许昌县林业局局长岳菊敏介绍,以新元大道生态廊道建设为例,这条路全长24.7公里,廊道于2013年开始建设,以栽植巨紫荆、法国梧桐乔木为主,共2万余株。他们科学规划,采取市场化运作,强化管护,使生态廊道建设取得了成效。“政府租地,无偿提供给企业。企业对廊道进行绿化,一方面减轻了政府财政对绿化投入的压力,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绿化档次,实现了双赢。”
在许昌县苏桥镇中峰园林有限公司,很多采访团成员被一株株造型别致的树木吸引。据该公司负责人杜林峰介绍,这种艺术景观树为丝绵木,是公司开发的专利产品,起步价1万元,以郑州为中心销售。“政府在地租、水利设施等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大的优惠政策!”
在许昌西北林海,目前除了中峰园林外,我市还引进了阿东园林、恒达园林、鑫茂园林。在项目招商上,政府采取了多种扶持政策,投资数额大的企业还配套相关附属设施。
“第一次来许昌,通过实地参观,感觉这里环境非常美,生态特别好。”《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张兴国告诉记者,许昌市作为全国首批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地级市,也是全省乃至黄淮平原第一个获得该称号的城市,它的“创森”经验值得推广。另外,花木培育是许昌特色林业产业,能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三大林业生产体系,带动更多人致富、就业
“从种花到卖花,如今我们都是花农,没有人种庄稼了。”9月2日,在鄢陵县环境优美的姚家花园,姚家花园花木专业合作社社长姚树新介绍,村里有400多户1700多口人,绝大部分通过种植花木实现了致富,几乎每家都有一辆小轿车。“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后,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鄢陵县的种植规模扩大了,档次提升了。”
我市构建了三大林业生产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带动了群众致富、就业。以鄢陵名优花木科技园区建设为核心,我市规划建设了鄢陵花木产业集群,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基地。花木产业集群核心区内已入驻省内外各类花木企业183家,实现就业20余万人。
在林产品加工产业方面,我市以长葛市木材加工业为重点,建立了板材加工体系,产品涉及纤维板、高密度刨花板等五大系列40多个品种。目前,全市已形成木材加工聚集区近20个,企业有500多家,全市林产加工业年产值在25亿元以上。
另外,以一年一度的花博会为载体,以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禹州森林植物园等为主题,建设了一批森林旅游景区,实现了花木、生态、旅游、文化的互利多赢。目前,全市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收入增幅连续多年保持在30%以上,每年接待游客330万人,经济效益达10亿元。
放眼全市,目前花木种植面积为90多万亩,其中规模化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0万亩,拥有各类花木企业1600多家,年产值70多亿元。
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
如今,我市构筑了城区、平原农区、山区三大林业生态防护林体系,为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在市区建成区,在增加城市绿量的基础上,向彩化、香化、美化升级,以“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协力植绿”为原则,以500米为服务半径建设公园、广场和绿地,形成了以森林为主体、布局合理、乔灌花草合理配置、景观优美、生态优先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系统。
我市还在清潩河、石梁河、颍汝干渠流入和流出市中心城区地域建设了4处大型生态林地(四海),新增绿化面积30761亩,形成了“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林水一体化生态景观体系。
“十二五”以来,我市按照“东部生态提升、中部生态宜居、西部生态修复”的总体布局,不断加大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探索造林机制,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目前,全市现有林业用地168.45万亩,已造林绿化163.25万亩,绿化率为96.91%。全市森林覆盖率为14.76%,林木覆盖率为32.51%,基本形成了以90多万亩花卉苗木为基础,以2000公里主干道路绿化为骨架,以452万亩农田林网为脉络,以沟、河、路、渠和宜林荒山绿化为重点的林业生态防护体系,呈现出“城区绿岛、城郊林带、城外林网、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景观。
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通过森林城市创建,许昌人被绿色包围,栖居在天然氧吧,生活得更幸福。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与“创森”之初相比,林业用地增加了48.45万亩,绿化面积增加了68.25平方米,绿化率由原来的79.2%提升为96.91%,林木覆盖率由24.4%提升为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