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动荡的社会让普通百姓承受着突然降临的灾难。土匪从泉店撤走后不久,1930年7月14日,宝丰土匪霍子六又率一众土匪来许昌西部抢劫。逃至许昌县杜寨村的群众无奈之下,前往在长葛驻防的冯玉祥部队求救,由此,发生了魏凤楼部派兵驰剿土匪的故事,且引发了许昌大油梆戏班历史上有名的一桩血案。
不堪骚扰,群众向冯玉祥驻军求援
1930年7月14日,宝丰土匪霍子六又率一众土匪来许昌西部抢劫,有些土匪已是第二次前来劫掠。当时为避开匪祸,泉店、郭店、兴源铺一带群众大部分已经携带家眷、物品逃走。一些逃到许昌县杜寨村的群众,听说冯玉祥的部队正在长葛和尚桥一带驻防,便前往求援。
之所以敢于向冯玉祥的部队求援,是因为他们听说冯军非常爱护百姓。于是,兴源铺的群众推选周水庆、赵姜等为代表,前往和尚桥反映情况。当时,在和尚桥驻防的是冯玉祥部魏凤楼师,负责看守弹药库。起初由于顾虑战事,其不肯前往。当群众再三述说土匪犯下的滔天罪行时,魏凤楼部决定派兵前往郭店、兴源铺一带围剿,为民除匪。
“有一天夜里,冯军大刀队由临颍支援前线途经我村。我正在母亲织布的灯光下学念《三字经》,忽听院西大路上有脚步声和马蹄声,还有嗡嗡响的汽车声。母亲忽地吹灭油灯,一下子将我蒙在被子里,父母则哆嗦着坐在床上听动静……”1924年出生在许昌县的张鸣岐,在《中原大战回忆片断》中这样叙述冯玉祥部1930年路过许昌县境内时的场景。“天亮后出门,只见大人、小孩儿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原来,除临路的住户外,其他人并不知有军队路过,仅看到遗留下来的马蹄印和汽车印,于是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称赞大刀队就是好。”而此次前去围剿土匪的正是魏凤楼部下的部分大刀队战士。
“青纱帐”里激战,土匪难敌大刀队
泉店人张海全、兴源铺人周聚涛老人曾回忆,出发前,魏凤楼部的战士在杜寨西门外开了动员会,随后向郭店、兴源铺赶去。路上,刚到灵井乡的岗王、寨杨就遭遇了土匪,双方交火激战。当时土匪认为蒋军已经离开,冯部正忙于北面战事,无暇剿匪,以为来的不过是地方民团,准备好好收拾一下,因此,交火后土匪表现得很顽强,令魏凤楼部感到惊讶。最后,魏凤楼部撤出战斗。而土匪听到枪声猛烈,不时还有迫击炮的声音,感到不像是民团,也撤到了寨杨村西杨玉寺内。首次交锋,双方互有伤亡。
据朱书坤介绍,在寨杨村西曾经有一座庙,名为杨玉寺,而今早已不复存在,成了庄稼地。当年剿匪的激烈战斗就发生在那里。
魏凤楼部退出后,对作战计划进行了调整,决定兵分三路,勇猛出击,充分发挥大刀队的作用,逐片消灭土匪。7月中旬的一天,魏凤楼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杨玉寺。在枪炮的掩护下,魏凤楼部战士手持大刀冲入寺内,土匪死的死,降的降。其他地方的土匪闻风丧胆,向西、向南逃窜,魏凤楼部紧追不舍。当追赶至兴源铺南阎堂时,先前藏在堂内的土匪赶紧躲避到了一旁的高粱地内。魏凤楼部到堂内一看,发现只有一个戏班子在此居住。
“这里有‘冷子’没有?”“有,都跑光了!”戏班中有人随口说道。魏凤楼部没有过多盘问,信以为真,命令部队原地休息。刚把刀枪放下,土匪就在高粱地里开了枪,击中数人,战士们边还击边撤退到堂内。土匪在高粱地内热得难以忍受,想趁机逃跑,谁知,魏凤楼部稍加整顿后,在机枪的掩护下,手持大刀从堂内冲了出来,在高粱地内一阵砍杀。土匪死的死,逃的逃,战斗很快结束。
剿匪结束,即刻返回长葛驻防
据《许昌文史资料》中《大油梆遭劫记》一文记载,在攻破泉店寨的土匪大肆劫掠三天临走之前,住在阎堂几间破庙内的大油梆戏班演出了一场《反冀州》,土匪非常满意。
说起大油梆戏班,民国时期许昌地区的人几乎无人不晓。“清末民国时期,许昌县境内有14个戏班。”据1933年《许昌县志》记载,旧社会的戏剧表演团体都称为戏班,以有威望的艺人掌班,以当地士富户做管主。演员俗称戏子,可以自由搭班。收留儿童培养学习各厂的,称作科班。戏班收入分配实行分账制,名演员可以拿到“加子”(特殊酬金),一般演员生活甚为清苦,女伶还要遭受权势、恶霸者的欺凌。复兴班(即大油梆)为清末、民国时期的州衙、县署所办,全县40保筹资,全年在农村演出,班规严,守信誉,在农民中享有威望。20世纪30年代,先后有徐遂堂、赵富成、焦中喜等掌班,著名演员有秦大成、孙梅亭(淘气)、温春生、李多妞等。“当时,许昌大油梆戏班正在位于泉店东南的乔王演出,住在乔王、曹王之间的阎堂。该地正是匪区,戏班有人卖大烟与土匪来往,一些人也靠卖给土匪大烟赚钱。”
“因受到土匪袭击,魏凤楼部认为戏班欺骗了他们,于是把戏班主要演员抓走了七八个,在兴源铺城隍庙后杀死4人。”据《许昌文史资料》记载,魏凤楼部追击土匪经泉店、化庄,每到一村,便会杀死2人,说其通匪。等到了禹县范坡西北的柏山,他们把大油梆戏班的七八个人全部杀死,成为大油梆戏班历史上有名的血案。
魏凤楼部在此剿匪历时两天,土匪四散逃亡,此后再也没来骚扰。魏凤楼部纪律严明,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因冯军忙于中原大战,剿匪结束后该部立即返回和尚桥驻防。
匪患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大毒瘤,给无辜的百姓带来了灾难。据《许昌公安志》记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从1948年至1950年对国民党残余及土匪恶霸进行了沉重打击。直到1950年,许昌的剿匪反霸斗争才基本结束,人民群众过上了安定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