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悦读

“小别离”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空间

家长放手的那一刻,孩子也许就会开始独自长大

电视剧《小别离》所演绎的生活、学习细节,让追剧的家长和孩子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人们感受剧中的酸甜苦辣,也在回忆中产生共鸣。

英国心理学女博士希尔维亚·克莱尔这样总结亲子关系:“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记者采访了与此话题相关的家长、孩子和心理咨询师,共同揭示电视剧《小别离》中隐含的亲子感情世界,并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 记者 毛志刚

从放手那一刻起,也许孩子就会如当年的自己一样长大

今年年初,在东城区一事业单位工作的市民范女士,将上高二的女儿送到了美国洛杉矶继续读书,住在一户美国家庭里。“英语是将来参加工作的一项重要技能,我最初就是因为有这个想法,才动员全家让孩子去美国的。当然,她非常乐意!”对于孩子在美国的生活,范女士并不太担心。“就是要让她长见识、多锻炼!她从前在家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去美国后就得学会照顾自己、管理自己。前不久暑期回家住,我相信她已经做到这些了。”

在电视剧《小别离》中,方圆与童文洁送走女儿回到家中,发觉缺了一个人的房子似乎缺了整个世界,顿时泪流满面。现实中,有些家长和他们一样,在孩子远离自己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家在许昌县的孟先生,其女儿去年初中毕业后就去英国当了一名高中生。“孩子出国后的几个月里,我还真不适应。除了牵挂孩子的生活、学习,为她担心外,也为自己在她的一段人生里缺席而感到歉疚。”

“其实,从这部电视剧中,我也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孟先生说,黄磊和海清之所以将角色演得那么出色,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也曾经是朵朵和小宇。黄磊小时候曾是一个挺叛逆的“混世魔王”,海清小时候曾被妈妈规定只有成绩进入年级前三名才可以接戏。“正因为这样,我们做父母的理解孩子的无奈、不满、叛逆等各种情绪。养育孩子,也是家长的第二次成长。我常常劝老婆,我们自己曾经那么希望早日独立,如今就放手让孩子独立吧。也许,从放手那刻起,孩子就长大了。”

孩子为憧憬出走,父母挥手说再见,转身却泪流成海

一些小留学生尚未成年就背起行囊,远离父母,在异国他乡开始留学生活。

“我觉得,《小别离》其实也是一部青春剧。”留学归国的小夏如今是我市一家知名企业的白领。回想当年离开父母出国的情景,小夏不胜感慨。“我与朵朵的遭遇类似。当时,我多么希望得到周围人,特别是父母的关注和肯定。在受关注的状态中成长,很有幸福感。不幸的是,当时爸妈只关注我的分数。然而,现在看来,一个班60人,如果说分数排前20名能够得到关注,那么排后40名怎么办?”小夏觉得,这部剧会教会一些家长优先从情感上关注和肯定孩子,然后才轮到分数。至少不要让孩子在分数低至虐心的时刻,看不到家长的情感。

电视剧《小别离》的官方微博吸引了8万多名粉丝关注并热烈评论,其中不乏中学生。相关话题也被网友热评。“乌拉不圭”评论说:“不同意电视中朵朵妈妈关于分数、大学、人生的逻辑,不欣赏现实中家长的片面和含蓄。爸妈总会夸大一个方面,其他方面却很含蓄。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穿帮’了。”“重生之眼”说,爸妈的说教总有“话外音”,只强调他们认为重要的,不说透他们认为次要的。对此,小夏也有同感:“许多中国父母总是基于现实情境说教,殊不知时过境迁,这种说教需要孩子换一个角度重新理解。这往往让孩子迷茫、焦虑,甚至叛逆。就像‘考上大学我就不管你了’之类的话,只能当作一种暂时妥协式的激励,在将来却行不通。”

世界上最令人难过的别离,不是空间的别离,而是心灵的别离。父母担心与孩子的心灵有隔离,却仍不得不放手让他们前行。这就是父母的爱。微信公众号“墨尔本微生活”说:“当我们为憧憬欢喜出走,却不知父母笑着将我们稳妥送出,挥手说再见,背过身却泪流成海。”

人生何处不别离,让别离给你提供足够的成长时空

《小别离》所演绎的生活、学习细节,让一些追剧的家长和孩子看到了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曾经的影子,产生了精神共鸣。对此,许昌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牛敏向记者进行了分析。

焦虑感让生活偏移了重心。牛敏说,许昌县的孟先生与朵朵的家长一样,因为孩子走出了自己的视线,顿感生活空虚,难以适应。这多数是因为家长将社会的生存焦虑感延伸到了孩子身上,从而将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这是不健康的。家长应该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建立自己的生活重心。健康、安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首要保障。充满焦虑感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更快失去安全感,从而引发更多成长问题。”

建立健康良性的家庭夫妻教育系统,让孩子首先感受到源自情感而不是学习成绩的关注。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建立良好的夫妻教育系统,是处理好亲子关系的前提。牛敏说:“在《小别离》中,方圆和童文洁显然没有首先形成良好的夫妻教育系统。他们都以孩子为重心,形成了一些家庭常见的三人教育系统,不利于家庭稳定,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别离是人生成长的驿站。上幼儿园、住校、出国……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步步离开父母视野的过程,而父母也将在一次次的“小别离”中获得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将心灵锻炼得更加成熟、旷达。如果这样,在睿智的家长引导和守望之下,亲子之间的两颗心就不会分开。就如龙应台在《目送》中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