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地委
9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急救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越圣提醒,儿童由于好奇心强,是最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弱势群体,平时儿童和家长多学一些急救常识,可以减轻患者的伤残和痛苦,甚至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蜂蜇狗咬:先拔刺,再冲水
秋季带孩子到郊外游玩时,容易出现被蜜蜂等昆虫蜇伤的情况。被蜜蜂蜇伤有时会引发过敏反应甚至休克。孩子被蜜蜂蜇伤,应将毒刺拔出,轻轻挤捏伤口,挤出毒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充分清洗伤口;被黄蜂蜇伤,应涂醋酸水,以中和毒液,并局部冷敷减轻肿痛;若出现恶心、头晕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就医。
此外,孩子与宠物玩耍时也容易被抓伤或咬伤。“6岁以下的孩子身形小,一旦被猫或狗咬伤,多为脸部和颈部,要尽快送往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前往医院前,小伤口可以立刻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如果伤口过大,则不宜过度冲洗,防止引起大出血。”王越圣提醒。
跌落摔伤:分泌物,别硬堵
顽皮的孩子经常跑动、爬高,很容易摔伤。3至5岁的孩子,头部较大,自身平衡性又不好,摔破头部的案例很常见。孩子摔破头部应赶紧送往医院,家长不要堵住和擦拭从耳、鼻中流出的分泌物,以免脑积液回流造成颅内感染。
另外,王越圣提醒,孩子鼻出血时不要仰头,以免导致鼻血被吸入口腔和呼吸道,应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4至8分钟,或用浸了凉水的棉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若上述方法仍不能止血,应立即就医。
溺水: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孩子爱在水边玩,溺水事件经常发生。捞出溺水者后,应首先为其快速清除口腔异物。在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时,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方式是:抬起溺水者的下巴,保证气道畅通,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以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垂直方向下压。成人保持至少100次/分的频率,下压深度为至少5厘米。
误食药品:多喝水,促呕吐
孩子把药瓶打开当糖豆吃进去的意外经常发生。如果误服安眠药、避孕药、抗风湿药等,可引起药物中毒;误服灭鼠药,可造成死亡。发生意外后,孩子尽量多喝水,然后刺激喉头,呕吐。同时,家长要赶紧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洗胃治疗。
烫伤烧伤:用凉水赶紧冲
孩子可能会被热水、热粥等烫伤。一旦发生烫伤,要立即用凉水冲,使其降温。“尤其是冬天,孩子穿的衣服多,烫伤后不要将衣服扒开,要连同衣服一起在冷水龙头下冲洗,降温。再扒开衣服检查其烫伤程度,如果直接扒掉衣服,容易撕裂被烫伤的皮肤。所有动作要轻柔,同时要保持创面干净及水泡完整,创面要涂些烧伤药膏,或用干净的布、衣服包裹伤处,转送医院。”王越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