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关注

299元“牵出”的千万元大案

犯罪嫌疑人寄给老葛的加油卡等物品。 记者 田建军 摄

被民警抓获的部分犯罪嫌疑人。资料图片

故事梗概:只需付299元快递费,就可领取价值上万元的奖品,并且货到付款,您信吗?7月6日上午,鄢陵农民葛某发现上当后立即报警。

警方派出一名侦查员到上海,隐姓埋名打入邮寄奖品的物流公司,经过22天的潜伏,终于成功将一诈骗近5万人、获利近1500万元的诈骗团伙打掉,抓获各类骗子241个。

派出所名片

单位:鄢陵县公安局

地址:鄢陵县锦秀路西段

民警:案件侦办大队秦金彪、梁东杰等

□记者 田建军 通讯员 李甜甜 朱晓峰

掏299元快递费 能领价值一万元的奖品,他动心了

7月6日11时30分许,家住鄢陵县彭店镇王铁村的葛某,刚开着自己的“长安”牌汽车回到家准备吃午饭,手机突然响了。

50岁的老葛掏出手机一看,来电号码是北京的一个固定电话。前几天,这个号码已经给他打过两次电话。考虑到现在电话诈骗比较多,自己在北京没有认识的人,老葛就一直没接。

现在,这个号码第三次打来了。老葛想,是不是北京真有人找他?于是,他勉强接通了电话。

打来电话的,是个说纯正普通话的女孩儿:“葛先生,您好!我们这里是长安汽车总经销售后客服中心……今天我们客服中心给您来电主要是通知您,我们有一个回馈新老客户的活动,免费赠送一个汽车节油器和一个5年4G无线网卡给您,还有300元加油卡……这些总价值一万元的物品是奖励您的,我们马上邮寄给您。您看给您邮寄到之前预留的地址可以吗?您之前的地址是……收到快递后,您只要支付299元快递费就可以了。希望您继续支持我们长安汽车……”

对她的话,平素见多识广的老葛一开始半信半疑。但他转念一想:“她把我的姓名、地址,以及购车时间、车牌号、联系电话都报得一清二楚,不是长安汽车公司的人,不会了解得这么清楚。那些奖品价值一万块,光加油卡就值300块,抵得上快递费了,总共只花299块就中,不要太可惜了。再说了,反正是货到付款。他们如果骗我,我不付款就是了。”于是,他同意了对方的发货请求。

7月10日上午,老葛果然收到了“圆通快递”送来的一个快件。看到包裹里的汽车节油器、无线网卡等,他放心地支付了299元快递费。

可他回到家中仔细一看,加油卡是假的,无线网卡、汽车节油器虽然外形与真的一模一样,但根本就不能用。

299元的小骗局

竟“牵出”近1500万元特大诈骗案

发现自己上当后,老葛特别生气。有人劝他“就二三百块钱的事,伸伸脖子咽了这口气算了”。但他觉得,“绝对不能便宜这些骗子,要不他们觉得俺农民太好欺负了”,于是愤而报警。

鄢陵县公安局情报信息中心指导员陈继锋说:“我们请电子物证室的同志看了无线网卡,结果就是一个普通的U盘。我们又打开汽车节油器一看,里面只有电线连接的一个风扇,根本就没有任何功能。很明显,这些奖品都是假的。这应该是一种新型电信诈骗手段。”

鄢陵县警方经过初步排查,意外发现自年初以来,仅当地就发生了11起此类案件,其中绝大多数受害人没有报案。

民警调查发现,可疑邮件都是由“圆通快递”的加盟商——上海连弟快递公司寄出的。随后,他们在这家公司的仓储车间发现涉案物品。

警方随后发现,该公司仅在上半年就发出类似邮件近15万件,实际付款人约5万名,共收到邮费近1500万元。而这些货物是别人委托“连弟公司”寄出的,邮费由其代收。

所有的资金进来之后,“连弟公司”扣除千分之一的手续费,把剩余的汇进一个叫丁某某的账户里面,然后被转到一个叫胡某的账户里。而胡某账户中的钱又继续往后面多个账户里转。其中,有个叫何某某的账户曾多次出资,大批量购买假冒的汽车节油器、无线网卡等物品。这些物品,又被寄到了上海一家名叫“方中物流”的公司。

民警打入物流公司内部

卧底22天终于揪住狐狸尾巴

警方秘密侦查发现,“方中物流”正在58同城等网站不断发布招聘广告,公开招聘客服人员。于是,民警高超(化名)奉命前去应聘,并成功进入了这家公司。

经过整整22天的潜伏侦查,高超最终发现这家公司的财务经理经常在上班时登录五六个QQ号码。每天18时以后,这些号码都会接收到大量发货信息。通过多种高科技手段,警方锁定了隐藏在这些QQ号码后面的部分话务点。“这些话务点说白了就是直接打电话花言巧语骗人的窝点。”高超说。

“(在这些话务点)每天8点半到9点的时候,都会有许多二三十岁的女子,成群结队地进入一个房间。我们的侦查员尾随过去。当她们打开房门的时候,侦查员看到里面有一个个小格子的办公场地,放了很多电话,还能听到‘我是某某公司的客服代表’等声音。”鄢陵县公安局犯罪侦查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梁东杰说。

经过侦查,警方发现和“方中物流”关联的话务点多达17个,分布在上海、安徽、江西、湖南等省市。

市公安局立即抽调450名民警组成24个抓捕行动组,于8月25日开展统一收网行动。11时20分,指挥部下达了“开始行动”的命令,各个抓捕小组统一行动,共抓获嫌疑人241名(团伙头目丁某某等全部落网),扣押服务器2台、电脑104台,冻结涉案资金300余万元。

民警现已初步查明,仅上半年,该团伙就诈骗全国各地群众近5万人,收到近1500万元。

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犯罪嫌疑人彼此从不见面

短短6个月诈骗近5万人,收到近1500万元,这个诈骗集团是如何做到的?如何运行的?9月9日下午,在鄢陵县看守所,话务点的头目周某描绘了流程。

话务点通过网络购买个人信息——话务员打电话“忽悠”——“方中物流”出货——“连弟公司”发货、收快递费——层层转移资金。

具体而言,“方中物流”负责在网上发布信息,联系诈骗话务点。话务点老板则用一毛钱一条的价格,在网上大量购买车主信息。这些信息包含车主姓名、住址、电话、车牌号码、车辆型号等,非常详细。最后,组织话务员进行诈骗。为了逃避执法部门打击,他们均使用虚假身份通过网络联系、转账,彼此从不见面。

年仅23岁的周某是江西省新余市人。他是3个多月前在网上和“方中物流”联系上的。他在网上公开招聘多名话务员,并进行了专门培训。然后,周某将非法买来的车主信息分给话务员,由她们负责打电话诈骗(电话号码都是通过改号软件设置的)。

这些女孩子虽然每月固定收入还不到2000元钱,但一人一天能打出去100多个电话,诈骗成功20多个,每月能挣到几千元的提成。而每单业务成功后,除去被物流公司扣除的费用,周某能拿到240元左右的“利润”。

这类新型骗术虽然每次获利不多,但“可信度强”、“成功率高”、“相对安全”(受害人由于损失不大往往不报案),所以他们的“业务扩展得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