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毛志刚 文/图) “不知道大家每次去超市买盐时有没有注意看包装袋,配料表中有一项赫然写着——亚铁氰化钾。如果去掉‘亚铁’二字,我会立即被吓死……”9月12日,一条《盐里面有添加剂》的微信在朋友圈里广为传播,称食盐里面有一种名为亚铁氰化钾的添加剂,会产生有毒物质氰化钾,危害人体健康。该微信点击量迅速达到2万。亚铁氰化钾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事实是否真如网友所言?当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在位于市区学府街中段的一家超市里,记者在货架上找到了一袋食盐。食盐包装袋的配料表中印着“亚铁氰化钾(以[Fe(CN)6]4-计)≤10.0mg/kg”的字样(如图)。一位营业员告诉记者,店中所售食盐都是从正规渠道购进的。
那么,亚铁氰化钾是一种什么物质?“[Fe(CN)6]4-”又是什么?许昌县三高教务主任、资深化学教师巴春铭告诉记者,亚铁氰化钾俗称黄血盐,是一种稳定的络合物,在400摄氏度高温下被强烈灼烧时会释放出氮气并生成氰化钾。“‘[Fe(CN)6]4-’是亚铁氰化钾的负离子。不过,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作为稳定的络合物,在烹饪时是不会变成离子态的。第一,食盐不会处于直接被灼烧的环境中;第二,烹饪温度达不到该温度。”
许昌市一级营养师王红告诉记者,人们烹饪时锅内温度一般在200摄氏度—300摄氏度之间,而加盐在起锅之前。这时,锅内有食材,温度有所下降。“卫生部推荐国民的食盐每日摄入量为6克。市民应该改变偏咸的饮食习惯,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目前,我国对食盐实行专营制度,定点生产。国务院今年5月印发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强调,推进盐业体制改革要按照突出食盐安全、坚持依法治盐等基本原则,以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为核心。“市民只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盐,烹饪过程中合理用盐,就不用为食盐的安全担心。”王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