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骑电动平衡车吗?”这已经是10岁左右孩子互相打招呼的时髦问话,成群结队的孩子骑着“风火轮”在身边来去如风,成为很多小区和公园里四处可见的场景。电动平衡车现在成了孩子们的新宠,在孩子们炫酷的同时,由于厂家和家长疏于引导,安全防护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
“不给买平衡车,简直就是坐视孩子被排斥啊”
蒙蒙爸爸前几天刚刚在网上买了一辆电动平衡车送给儿子,作为新学期的开学礼物。
快递到家的当天下午,蒙蒙就请求妈妈给他组装好,只在客厅里试着滑了几分钟,就踩着电动平衡车扶着墙坐电梯到楼下找他的小伙伴玩去了。换完衣服准备陪孩子下楼的蒙蒙妈妈追出来后,只来得及从窗户上看见孩子的背影在楼下一闪而过,“和他一起玩的同学都买了,暑假里天天在小区里转来转去,把孩子馋坏了”。
追到了楼下小区广场,看着蒙蒙喜笑颜开地在电动平衡车上冲着自己挤眉弄眼,还跟着旁边的几个孩子一起呼喊着“大王叫我来巡山”,蒙蒙妈妈不由得笑了:“我之前一直不同意给他买这个东西,觉得还不如让孩子跑跑跳跳锻炼身体呢!唉,算了,千金买个孩子高兴吧。”
送孩子上学那天,蒙蒙妈妈和同班家长聊天儿,“一聊吓一跳,他们二年级班里有一半的孩子都有这个‘风火轮’了。尤其是男孩儿,几乎人手一辆。大家还约着周末去森林公园或者郊野公园玩”。蒙蒙妈妈回家后立即表扬了孩子爸爸:“要是蒙蒙没有这个车,我根本插不上话,那不就是自绝于主流话语群了?而且孩子肯定也没法儿跟朋友们一起玩了。”
跟蒙蒙妈妈的犹豫不同,晓君的姥爷早在前年就买了独轮的电动平衡车。他平时都是骑着去附近的菜市场或者超市,傍晚就骑着它去小区内的幼儿园接外孙女。“我外孙女踩着我的脚面蹲着或者站着,我们俩都省劲儿,那回头率得有150%吧!”晓君的姥爷得意地炫耀道,“我还不到60岁呢,还可以当一个拉风的老头,哈哈。”
在姥爷的带动下,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晓君就能够独立骑独轮的电动平衡车了。今年夏天,姥爷专门买了一辆双轮的电动平衡车送给晓君当入学礼物。而晓君的同学也从争着试骑晓君的电动平衡车到现在几乎人手一辆。晓君的姥爷就是这些小骑手的“带头大哥”,一个假期带着这些小萝卜头在小区楼下和附近的公园里骑车游玩,“个个都晒成了黑炭”。
“十个买主中有八个是给孩子买的”
蒙蒙爸爸是在品牌的官方网站上购买的电动平衡车。记者在某品牌车的官网上看到购买者的留言,发现多数都是给孩子购买的。在一些网上商城中,购买电动平衡车的人也有很多,评论区里基本也都是“给孩子买”、“送给朋友家孩子”之类的留言。
这些留言在电动平衡车的实体店也得到了证实。一家专卖店的导购告诉记者,“过来买的,10个中有8个是给孩子买的”,两三千元的最好卖。而另一个电动平衡车的卖家更是把它跟店内婴儿推车、婴儿自行车一起陈列,算作“童车”,只不过放在店内的最里侧。他们的电动平衡车最便宜的也接近4000元。店员说,他们这款的电机和陀螺仪都是进口的,价格低不下来,顾客问的多,买的少。“大人谁玩这个,都是给孩子买的,都觉得价格贵一倍不划算,所以我们也就不多做推广了。”
在一个商城内的一家电动车店里,电动滑板车、扭扭车占据了大部分店面,电动平衡车占地不多,但都是新款。店员告诉记者,很多人买电动平衡车都是从网上直接订购,到实体店购买的不多,“我们只是挑了物美价廉的几款放在这里,顾客多数都是给孩子买的,价格高的不太好卖”。至于质量,店员也毫不讳言,“没法儿跟国外的同类产品比,人家卖7万元,我们国产的卖两三千元,除了动平衡原理一样外,其他都不一样。不过安全方面还是没问题的,来买的顾客也当作是给孩子买个大玩具,性价比绝对高了。”
记者在这几家实体店里看到,前来咨询产品的都是中年人,也都谈及是为孩子购买的。而选择实体店的原因,多是为了更踏实。“实体店的价格虽然比网上高一点儿,不过保修时间长,而且买这个东西还让试。”过来给孩子询价的一位男性家长告诉记者,他最看重的还是能够保修,“以后难免会出现问题,售后服务还是必需的。”而另一位女士则偷偷告诉记者,她是来踩点的,“实体店里能试乘、试驾,感觉好了再去网上订货”。不过,听到店员“在店里买,免费赠送护具”的宣传后,她有些犹豫,“护具免费的话,价格也就差不多了。算了,还是周末让孩子来看看,当场买走也挺好”。
“因为躲避孩子,整个人都摔到了冬青丛里”
电动平衡车的说明书上都会有限速说明,网上的介绍一般是限速每小时20公里,实体店的店员告诉记者,一般最大速度也就是每小时15公里,有的车达到时速18公里之后就会自动减速。虽然速度比较慢,但在蒙蒙妈妈看来,这类车还是有点儿让人不放心,“我看许多人都骑着上路,汽车要是剐蹭了,也就是铁皮蹭坏了,这个可是肉搏啊,不凑巧摔了,也够受的”。
记者看到,在电动平衡车的产品说明书上,虽然有建议佩戴护具的提醒,但是网上销售产品的时候,并没有要求用户购买捆绑护膝、护肘等护具销售的那一款车。这款车的价格比同款裸车只高了100元,但销售量只是同款裸车销售量的零头。而一套专业护具,在网上单独销售的价格在三四百元以上。在实体店,店员们作为优惠推出的“买车赠护具”也只是赠送护肘和护膝,不包括头盔。店员称,消费者对赠送护具的优惠并不“感冒”,“这车速度慢,上手又容易,家长也不会让孩子上大马路,在小区里玩不用戴护具。顾客们也不太看重,真不如调低点儿价格有吸引力”。
但在蒙蒙妈妈看来,骑行的时候不戴护具还是有危险的。更让她担心的是,孩子们还都以不戴任何护具为时尚,小区里骑电动平衡车的孩子们没有一个戴护具的。“我们家里有他之前学轮滑时买的护具,我想让他戴着,孩子嚷嚷着‘别丢人现眼了’,死活不肯戴。他爸爸也纵容他。”
其实,蒙蒙妈妈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凌凌爸爸就是吃过一次亏以后才改变了以前不佩戴护具的习惯。凌凌爸爸在去年年底就买了两个电动平衡车,经常在晚上和孩子一起下楼练车,父子俩会边骑边聊天儿,这是他们都很喜欢的一个亲子活动。上个月他们俩在小区路上“溜达”的时候,从拐弯的绿化带后面突然蹿出来一个骑滑板车的孩子,骑在内侧的凌凌爸爸停车不及,又怕拐弯撞到凌凌,只好使劲左倾,整个儿摔冬青丛里了,才算把那个孩子避开。虽然树枝划在身上不算疼,但这也给凌凌爸爸提了个醒。他专门买了两套护具,每次出去的时候,两人都得戴好头盔才出门,“每次都捂一头汗,那也比出事儿强。”因为小区里玩电动平衡车的只有他们两人戴护具,凌凌为此跟爸爸争吵了很多次,最后还是被凌凌爸爸以“要不不骑,骑就必须得戴”的严格要求给唬住了。虽然凌凌让步了,不过凌凌爸爸也有些无奈:“突发情况真的很多,不是你自己骑得好就完全安全。我也盼着家长都能意识到危险,都要求孩子戴护具,要不我也很难让凌凌坚持下去。”
(周明杰)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