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乐善

把空巢老人当亲人,62岁的志愿者王玉萍——

给予比索取更加幸福

王玉萍(右三)询问张桂梅老人的生活情况。

□记者 张莉莉 文/图

9月11日是星期日,一大早,市红十字关爱空巢老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王玉萍在微信群里发出了“召集令”。21名志愿者闻讯从四面八方会聚在一起。

大家兵分6路,带着自费购置的面粉、鸡蛋和月饼,看望、慰问他们常年帮扶的7户空巢老人。王玉萍带队走访的是她每天都牵挂的张桂梅老人。

她把没有血缘关系的

孤寡老人当亲娘

“娘,您这几天身体咋样?早上吃的啥饭?腰还疼不疼了?上回下大雨,窗户又漏水没有?”一见到老人,快言快语的王玉萍就满脸关切,问长问短。张桂梅老人笑眯眯地拉着王玉萍的手,一起坐到床沿,才一一答复:“我今天早上喝了一碗稀饭,吃了两块上次你带来的鸡蛋糕; 连着抹了几回你送来的药,腰已经不疼了;自从窗户上安装了雨搭,刮风下雨,屋里再也不进水了。”“好,好,不管白天晚上,只要需要我过来,您就打电话,把我当成您闺女使唤,可千万别自己作难呀!”王玉萍叮嘱着,眼睛里又泛起了泪光。

一旁的志愿者胡卫东告诉记者,张桂梅老人今年已经86岁了,膝下无儿无女。10年前,老伴儿去世后,张桂梅老人就守着这间位于市区七一路的小屋独自生活。去年夏天,王玉萍与张桂梅结对帮扶,对老人的生活起居悉心照顾,使老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情。

乐善好施

她成为一名志愿者

今年62岁的王玉萍在市红十字会280名志愿者中属于“老大姐”,为什么这个年纪了还要当志愿者?王玉萍笑着告诉记者:“以前,我做善事属于单干,现在找到组织了!”

王玉萍的老家在临颍县,19岁时,许昌运输公司到临颍县招工,她来到许昌工作。熟悉她的人,赠给她一个绰号——“大善人”。

“因为我好管闲事,看到谁有难处就想伸手帮一把。”王玉萍说,有一次,她在立交桥下遇见一个外地人丢了钱包回不了家。这个外地人说,他回家需要90元的路费。那时候,王玉萍一个月的工资才60元,她将兜里准备办事用的70元全部给了这个外地人,还向同伴借了20元。回到公司,有些同事说她上当受骗了,她摆摆手说:“骗不骗是他的事,帮不帮是我的事。”

2015年夏天,王玉萍在向阳路农贸市场附近遇到一个残疾人沿街卖唱,别人是1元、2元地捐,王玉萍上前就捐了10元钱。在她转身要走的时候,市红十字会志愿者胡卫东拦住了她,问她愿不愿意当一名志愿者。王玉萍爽快地说“愿意”,当即随胡卫东到市红十字会填写了申请表。因市红十字关爱空巢老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原队长无法继续工作,王玉萍接过了队长的担子。她说:“当志愿者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觉得做善事心安,给予比索取更加幸福。”

她想让更多空巢或贫困老人

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孤寡或失独的空巢老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长时间缺少子女的关爱,普遍存在悲观、绝望情绪。这种心理状态下,有的老人会诱发失眠、心律失常等症状或疾病。他们生活上需要照顾,感情上需要慰藉。

服务队的其他志愿者告诉记者:“玉萍姐经常抽空去看望空巢老人,有时候送去一些生活用品,有时候帮助他们做饭、洗衣、干家务。有更多的时间,她愿意坐下来陪着老人聊天儿、拉家常。”

“市红十字关爱空巢老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正在不断壮大,而社会上还有很多空巢老人需要关怀。”王玉萍说,下一步,她想扩大帮扶范围,让更多的空巢或贫困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