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旧闻

许昌首届党的代表大会召开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人民向社会主义过渡。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关键时期,召开地方党的代表大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健全党内制度,明确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对于坚定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防止各种错误倾向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1955 年9 月3 日至14 日,许昌专区首届党的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235 人,地直机关区级以上的党员干部43 人列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 一、传达贯彻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的报告、中共河南省委《为普遍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而奋斗》 的文件和中共河南省委第二书记、河南省省长吴芝圃在中共河南省委扩大会议上的总结;二、研究讨论《关于全面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方案》和《继续镇压反革命的意见》;三、研究讨论《当前工业生产基本建设意见》、《手工业工作》、《粮食定量供应》三个方案。

许昌专区首届党的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会上印发了中共河南省委 《整顿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必须贯彻自愿互利的原则》、黑龙江省双城县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进行全面规划的经验》、郏县大李庄乡《进行农业合作化规划的经验》、郾城县新店镇《新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点经验》、郏县孙集乡《执行小段包工制的经验》等材料,让与会代表学习。中共许昌地委在《关于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报告》 中指出: “全区1951年冬建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5 年2 月底,已发展到7951 个。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整个农村的形势发生了急剧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现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求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互助组要求升为农业生产合作社,较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求合并为较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老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求转升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求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人越来越多。这种变化还体现在农民要求党组织领导群众对农村的生产、经济、文化、卫生等方面作出全面规划,并检查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右倾’保守思想。”《关于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报告》还指出,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不仅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老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不仅把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而且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不仅促进了先进乡更先进,而且促使了落后乡赶先进。

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 《关于全面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方案(草案) 的决议》 和《关于继续深入镇压反革命、加强同反革命分子和各种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计划(草案) 的决议》。大会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许昌专区首届党的代表大会召开后,全区农业合作化运动迅速掀起了高潮。为了适应农业合作化运动大发展的要求,中共许昌地委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 “整顿机构,紧缩编制,减少层次,调整干部,精减人员,加强下层” 的指示,将全区1980 个小乡合并为930个大乡,并从中确定29 个中心乡;中心乡配备国家干部8 人,一般乡配备国家干部5 人。

1956年5 月,全区各县(市) 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大会普遍的议程是,传达上级文件,听取县(市) 委工作报告,审议农业合作化全面规划及其他决议,选举新的中共县 (市)委员会,县(市) 委常委,县(市) 委书记、副书记。

许昌专区首届党的代表大会是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党内团结,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 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从历史的角度看,会议对所谓“右倾”保守思想进行了不恰当的估计,助长了“左倾”思想的滋长,确定了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带来了农业合作化的过急过快,对以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