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有范儿

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

□ 两株枣树

《七月与安生》是安妮宝贝早期的作品吧,估计我10年前看过。那时候我还年轻,也看这些矫情的东西,只是把脑袋翻了个遍也没找到。估计根据原作改编的电影《七月与安生》一两年之后,我也会很快地忘到月球的背面去。

说起来这部电影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与一个男人的感情纠缠过程。两位友情深厚的女子,七月是安生的影子,安生是七月的影子;一个静若处子,一个动如脱兔;一个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一个是老师眼中的调皮蛋;一个家庭和睦、充满温暖,一个远离母亲、独自生活……但这性格截然相反、处境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反而成了好朋友。

七月是一个“常规性”的人物,父母大都喜欢这样的子女,孝顺听话、知书达理。七月面对好友和男友的背叛时,并没有很强烈地对抗,只是退让,最终便成了“被选择”——我想对于男主角家明来说,内心真正爱的人应该是安生。虽然其最终选择了七月,但不安和愧疚的成分居多。

家明这一角色,应该是电影中最“丑陋”、最“愚蠢”、最“可恶”的人物。他对爱情不忠,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我们多少也有点儿司空见惯。但是,在《七月与安生》这部电影中,家明这一人物似乎愚蠢至极。

这部电影虽然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但重点人物应该是安生。她缺少家庭的温暖,这让我们充满怜惜;她向往自由的生活,这能引起我们这些禁锢在都市里的人共鸣,我们心中不也有摆脱繁重的生活到处流浪的情怀吗?她有着敢爱敢恨的性格,虽然“抢夺”好朋友的男友,在道德上略为人不齿,但站在她的角度,也可以说是正常的,因为爱情都是自私的。

在观看过程中,我的头脑中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与其把七月与安生两位女子看成两个好朋友,不如把她们看成一个人的表象和灵魂——在每个人展现给大家的表象背后,藏着一个恰恰相反的灵魂,也正如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

当我们是七月时,灵魂上其实是安生;当我们是安生时,内心其实是七月。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每个人都有两种灵魂,并非是天使和魔鬼简单的结合。有些人会把自己的另一种灵魂掩藏得很好,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只是一种潜意识,在某个时刻才会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