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有范儿

他的温暖,他的熨帖

《夜读汪曾祺》 王干 著 广陵书社

□ 庞余亮

一盏灯,一盏读书的灯,在当今时代有些孤寂。正是在这样的孤寂里,夜读汪曾祺。

“有一次,在他的故居门口,竟痴痴地待到半夜。直到路过的人以疑惑的眼光盯着我,我才赶紧离开。”

这是王干写他在汪曾祺高邮故居前的等候,那空,那疼。

“汪曾祺的作品好像更适合晚间阅读。他的作品释放着光辉,但不是灼热的阳光,更不是鲁迅作品那种凛冽的寒光。汪曾祺的文字如秋月当空,明净如水,一尘不染,读罢,心灵如洗。”

《被遮蔽的大师》、《有志者的困局》、《透明与滋润》、《淡的魅力》、《像汪曾祺那样生活》……一篇又一篇,王干如此兢兢业业,如此念兹在兹,如此叨念着汪曾祺。

“好在哪里?”

“紫藤里有风。”

紫藤里的风,是季陶民对叶三的奖赏,也是汪曾祺对王干的奖赏。这令我想起了汪曾祺的老师沈从文。沈从文和汪曾祺、汪曾祺和王干,都是星斗其文的好师友。文坛上这两对情深义重的师友,像跑一场接力马拉松,每一棒都接得稳而有力。文坛上已很少有人像王干那样,在薄情的时间里,做着最辛劳又最值得的文学接力。

我甚至想,《夜读汪曾祺》与其说是王干回馈给汪曾祺的文学夜晚,不如说是王干写给被遮蔽的文学史的长篇信札。

他的温暖,他的熨帖。

汪曾祺的温暖和熨帖,也是王干的温暖和熨帖。

有了这样的温暖和熨帖,在这个讲究意义的年头儿,热爱文学就有了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