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是衡量城市百姓是否幸福的指标,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许昌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享受幸福健康的生活。那么,许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有啥底气,能给百姓带来啥红利?
□ 记者 王利辉 张大弓
全省共有俩城市入围,许昌居其一
9月19日,我市召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动员会,对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据了解,今年5月份,全国第三批试点城市公布,河南省共有两个城市入选,我市是除必创城市(郑州市)外的唯一试点城市。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许昌有啥底气?
目前,全市通过“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食品企业有5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338家、养殖及屠宰企业有1112家、食品生产企业有570家、小作坊有1000余家、食品流通企业有25012家、餐饮单位有8730家、保健食品经营单位有926家、学校食堂有809家。我市食品经营业态多样化,既有养殖、种植、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酒楼饭店、小食杂店、小餐饮店等传统经营模式,又有物流配送、连锁餐饮企业、网络销售等新兴经营模式。我市还拥有众品、卓宇蜂业、响当当、天和农业等名优企业和蜂产品、薯制品、腐竹等知名特色食品。
食品加工是我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2015年全市食品产业产值达到560亿元。众品公司利用“互联网+”建立了鲜易网,走在全国前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评体系。2016年,“明厨亮灶”视频工程被列入许昌市十件民生实事,实现后厨“阳光化”。我市已完成450家餐饮单位“明厨亮灶”视频工程的安装工作,其中社会餐饮269家、学校食堂164家、职工食堂17家。
创建成功后,“食在许昌”将有哪些变化?
创建成功后,许昌的食品安全状况将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尤其是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蛋、水产品、乳制品、保健食品等主要食品和婴幼儿及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等。
“特别是我市的食品安全工作考评,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考评中处于领先水平,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行政监管执法实现全覆盖,有效整治食品安全问题;食品行业依法诚信经营,产业健康发展,构建起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最终,我市的食品安全工作将实现群众认可,总体满意度在75%以上的目标。”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杨松智说,我市将在2018年6月前实现创建目标。“公众满意度的国家标准是70%以上。我市拔高了这个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有信心达到这个标准。我们在工作中会更加注重解决百姓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创建过程中还要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市民的自我防范意识,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创建工作,我市将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让市民拥有更多的食品安全保障,吃得更放心、更安全、更健康。”杨松智说。
采取哪些办法提高市民的“获得感”?
有了明确的目标,我市将怎样实现?这是市民最关心、关注的。记者了解到,我市已制定创建的行动路线图,并积极让公众了解、理解、支持政府的举措。“市民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应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积极抵制不健康食品,除拨打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12331举报食品问题外,还要多参与食品安全公益活动,多传播正能量,达到社会共治的目的。”市食安办协调科负责人陈贯宇说,我市对网络订餐等行为已出台规范性文件,以解决网络餐饮中出现的问题。
我市以《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标准》为依据,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薄弱环节,着力务实创新,强力实施“538”创建促进计划,确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位。
健全五大体系。我市将建立与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食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
夯实三大平台。我市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溯源监管、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和食品安全宣传科普三大平台。
实施八大工程。我市将着力做好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工程、食品“三小”(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整治工程、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程、食品安全阳光工程、农村集体聚餐规范化管理工程、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工程、食品企业孵育培育工程、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专项行动等,对这些主要任务细分为99个小项,每项工作都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单位。
我市对网络餐饮商家有何规范措施?
当餐饮遇上“互联网+”,一个新的就餐形式——外卖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外卖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滋生了食品安全等问题。我市坚持问题导向,逐步探索对网络餐饮这一新兴事物的有效监管措施,着力规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切实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
按照我市要求,网络餐饮单位应在第三方平台醒目位置标明外送范围和送达时间,选择距离较近可短时送达的客户送餐,使食品可在加工完成后2个小时的安全时限内食用;加工制作食品的数量不应超过本单位的加工能力,不得超负荷运转、配餐;应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餐具、饮具、盛装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包装材料及保温箱应清洁、无毒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使用前后应及时清洗、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盛装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上应标明食品加工单位、生产日期及时间等,必要时标注保存条件和食用方法;配送冷菜、生食等高风险食品应有与配送食品相应的冷藏容器;同一种食品同一批次制作在100份以上(含100份)的必须留样;送餐过程应保障食品安全,建立单独送餐台账,如实记录订餐时间、送餐地址、送餐联系人及电话、送餐食品品种、送达时间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个月;送餐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食品安全需要方方面面付出不懈努力,构建社会共治的格局。大家只有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让“盘中餐”令人放心,为许昌的食品安全增添更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