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晋 文/图) 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副主任、主治医师吴帆,1996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2007年考取郑州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先后在市公疗医院(现为市中心医院南院区)、市中心医院担任内科医生。
9月18日,回忆起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情景,吴帆说还真有些“火线入党”的感觉。2003年 “非典”时期,市公疗医院对口支援襄城县十里铺卫生院。他主动向医院领导请愿参与执行此项任务,前往卫生院进行技术指导,与发热病人“亲密”接触。其间,吴帆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值六七月份,气温比较高,我们长时间穿着隔离服、大胶鞋在隔离区工作,汗水顺着后背向下流。一个多月后,疫情基本稳定,我们才撤回。”吴帆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自己向往已久的事情。市公疗医院内科党支部全体党员表决通过他的入党请求,他当时内心非常激动。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吴帆到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他善于学习,在医疗技术方面勇于创新,与同事一起在市中心医院率先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及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将很多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多次创造了生命奇迹。“比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在患者心脏内重新开辟一条血流通道。不少病人在手术时已出现心脏骤停症状,而在手术即将完成时重新恢复生命迹象。”吴帆说,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需要一种责任和担当。
“医者仁心。我时刻告诫自己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尽可能让患者少花钱解除病痛。”吴帆说,有时患者带的钱不够,但病人需要及时取药治疗,他就替患者垫付。近10年时间,他完成了9项科研成果,其中省级科研成果1项、市科技一等奖1项、市科研成果二等奖7项,被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卫生系统中青年科技创新型人才”等,履行着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在医疗岗位上的职责。
“市党代会即将召开,希望党员代表反映更多民情民意,推动更多惠民医疗政策出台,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吴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