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晨 文/图
因为从小喜欢笔墨纸砚,慢慢对书法产生兴趣。大学毕业后机缘巧合,遇名师引领,从此步入专业书法学习道路,自此8年有余。他一边坚持“临池读帖”创作,一边努力传播书法文化,让更多的人对书法有正确的认知和审美。
他虽然年龄不大,却已取得不小的成绩,是市书协主席团里最年轻的副主席,在我市甚至河南省书坛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他,就是我市“80后”青年书法家袁坤杰。9月21日,记者有幸在他的私人书房见到了他,听他讲述自己的别样书法人生。
遇名师,他醉心墨香书海
当日下午,记者早早地便来到了袁坤杰的私人书房——龙泓山馆。一进其内,记者立刻便被满屋的墨香和屋内的陈设所吸引。
1984年出生的袁坤杰是禹州市古城镇人。说起与书法结缘,袁坤杰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并不是从小就喜欢书法的。小时候老家古城镇有做毛笔的老先生,毛笔做得非常精湛,他常去看,慢慢就喜欢上了毛笔、砚台,再后来,通过长期接触,又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7年大学毕业之前我都只是把它当作业余爱好,直到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机缘巧合认识了我省著名书法家、河南省书协理事、许昌市书协常务副主席张志军老师。他成了我步入书法‘艺术之门’的领路人。”袁坤杰说,那时,除了受到张老师的指点外,他也得到其他很多老师的指导。后来,经介绍,他有幸投到我省著名书法家、河南省书协理事、许昌市书协主席刘绍典老师门下。自此,他便醉心于墨香书海之中,一发而不可收。
风格清雅,执笔便痴情
“我最喜欢、擅长的是行书,尤其喜欢‘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说起自己擅长的书体,袁坤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与个人的性情有关。他在欣赏了无数书法大家的作品之后认为,“二王”的书法风格最能引起自己的共鸣,自己的手性、格调、气息与之也最接近。他的行书多受其影响,书卷气浓郁,呈现一种清雅正大之风。
“书法不仅可以培养审美,还可以修身养性。”袁坤杰告诉记者,书法是个精细活儿,临帖时要凝神静气,长此以往能养成做事沉着、专注的好习惯。而这也是一个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也正因此,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了书法上。袁坤杰如今在中共许昌市委党校任职,平日里时间不算宽裕,但依然会在工作之余每天抽出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练习书法。到了周末,他则更是会几乎一天都待在自己的书房内。“怎么说呢?一拿起笔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时间仿佛凝固了,久久不愿出来。”袁坤杰说。
传道授业,让国粹薪火相传
8年多的坚持,终得回报。正是那份痴情与执着,袁坤杰年纪轻轻便已是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里最年轻的副主席,同时也是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的书法作品曾获“河南省第五届青少年书法大赛优秀奖”、 河南省首届美术书法作品展“群星奖”、“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优秀会员作品展优秀奖”等多个奖项。此外,其作品还入展首届“钟繇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继往开来”河南行草书法研究展等展览。
袁坤杰在市书协的主要工作是书法普及和教育培训。“我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书法、认识书法,从而喜欢上书法。”袁坤杰说,他将在追求书法艺术更高境界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和探索下去,并不一定要取得多么伟大的成绩,只是让自己活得更有深度,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他也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年轻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