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年来,在全军有着“百旅之杰”之誉的驻许杨根思部队,多次参与南苏丹的维和任务。其中,维和工程兵大队肩负着当地机场跑道和停机坪整修,基地内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拉水和排污保障,以及战区内驻地工程援助等任务;而维和步兵营主要肩负长途巡逻、武装护卫、朱巴城区巡逻、安全警戒等任务。
这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曾出现“特级英雄”杨根思。66年后,在联合国营地和难民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我驻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的李磊、杨树朋两位战士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使命,捍卫了和平。
9月24日,中国第十四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第一梯队112人抵达郑州国际机场,圆满完成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回国。
□ 记者 郝晋 黄增瑞 通讯员 王竞
9月24日,蓝盔勇士凯旋
中国第十四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以驻许杨根思部队工化营为主组建,共268人,包括3个工程保障中队、1个勤务中队、1个警卫中队。
该部自去年12月份部署至南苏丹(瓦乌)任务区以来,他们高标准完成了联南苏团西战区补给线道路整修,紧急工程救援,机场跑道和停机坪整修,基地内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拉水和排污保障以及战区内驻地工程援助等任务,先后完成各类保障任务340余项,出动装备8000余台次,整修道路600多公里,较好地展示了中国工兵过硬的技术素质、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军人形象,赢得了联合国官员、当地民众和外军官兵的高度赞誉。全体268名官兵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9月24日10时许,在郑州国际机场3号接机口,记者看到,中部战区联合参谋部以及驻许杨根思部队官兵举行仪式,迎接战友们凯旋。中部战区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王舜少将,代表战区领导表达了对维和官兵的亲切问候。该部部分家属满怀激动,怀抱鲜花,迫切地等候亲人归来。
据悉,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将分别于9月27日和10月1日回国。
驻许杨根思部队以行动书写对祖国的忠诚
当日,驻许杨根思部队政委练伟介绍,解放军作战部队走出国门参与维和任务,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军人在异国他乡维护国际和平,将会极大鼓舞我军的士气,并提升全球华人的信心,增强华人对祖国的归属感。
在子弹纷飞、硝烟弥漫的异国他乡,维和官兵身处环境恶劣、常年战乱的南苏丹。枪林弹雨、生死考验对于维和步兵营官兵来说已是常态,他们每一天都身处战场,每一次任务都是直面生死,每一处营房都能看到弹孔,每一名战士都在作出巨大的牺牲,用钢铁之躯为维和事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与力量,以中国军人良好的形象和过硬的素质为保护地区群众的安宁奉献着真诚与坚强,表现了中国军人珍爱和平、不畏牺牲、勇于担当的决心和意志。
目前,驻许杨根思部队还有三支分队近千人在海外执行任务。在南苏丹,有大量中资机构。维和步兵营部署以来,对增强中资企业信心、稳定派出员工人心、维护国家利益具有一定现实意义。驻许杨根思部队赴南苏丹的维和官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对祖国的忠诚, 把老连长杨根思的“三不相信”精神融入血脉、进入灵魂。尤其是维和烈士李磊、杨树朋,用生命谱写出英雄传人新的“英雄赞歌”。
走出国门的官兵素质都过硬
维和部队士兵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 “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的图案。蓝盔部队,在旁人眼里看起来帅气十足,更成为战士的向往。
大家关注的是,派往国外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是如何选拔的?他们又要具备哪些条件?该部政委练伟介绍,参加维和任务的官兵要向上一级提出书面申请,经过政治和军事考察后,还要集中在一起进行两个月的前期集训。
工程兵大队的官兵要进行工程机械操作、安全救护常识、地雷排爆等10余个科目训练,并根据南苏丹的自然风俗,进行法规法纪、民族宗教、外交礼仪和常用英语授课。此外,针对任务区紧张局势,组织实施应用射击、战术基础、防卫演练,切实提高部队的应急防卫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对维和步兵营官兵来说,还要进行单兵战术、野战生存、安全警戒等训练,并反复进行营区防卫、行进中遇袭等防卫演练,有效增强了官兵防卫制敌的能力。
就个人而言,在部队服役的几年里,能和战友一起走出国门是不少官兵的期待。“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锻炼,更是军旅生涯中难以忘却的记忆,让人感到光荣和自豪!”该部战士屈超说。
“当看到南苏丹战乱、民不聊生的情景时,我们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欣慰。”刚刚从国外回到营区的中国第十四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工程兵大队政委宋龙江说。
据了解, 赴南苏丹维和官兵有千余人次获得联南苏团总司令“特别嘉奖”、联南苏团“特别贡献奖”,以及当地政府颁发的“中非友谊奖”、“友谊贡献奖”,受到联合国官员和外交部领导的称赞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