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与前两次派遣的维和官兵不同,驻许杨根思部队第三批维和官兵属于步兵营,肩负着安全巡逻的重要职责,也意味着离炮火更近。
2015年12月,驻许杨根思部队官兵组成的维和步兵营赴南苏丹执行国际维和任务。枪林弹雨中,战士们用鲜血诠释了中国军人的责任。今年7月10日,李磊、杨树朋驾驶的装甲车在执行任务时被炮弹击中,二人壮烈牺牲,另有5名战士负伤。7月20日下午,我市20万市民迎接烈士“回家”。
烈士魂犹在,勇士又出征。9月22日,驻许杨根思部队千余名官兵和家属代表集聚在杨根思广场上,为负伤治疗后再次主动请缨出征的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战士姚道祥、吴乐送行。
□ 记者 郝晋 黄增瑞 通讯员 王竞
好男儿用生命诠释“真正男子汉”
7月10日(北京时间7月11日),南苏丹首都朱巴,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发生激烈交火。双方动用了步枪、机枪、火箭弹和小型火炮,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交火导致大批难民进入联合国雇员区和联合国营地寻求庇护。
当日18时39分,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立即进入一级紧急状态,并紧急出动。一辆编号为“105”的装甲车在执行难民营警戒任务时,突然遭到一发炮弹袭击。当时,22岁的维和战士李磊因受伤严重牺牲。而四级军士长杨树朋伤势过重,十几个小时的全力抢救,也未能挽回其年轻的生命。
其中,牺牲战士李磊,籍贯四川省蒲江县,1994年出生,2011年入伍,家中独子,是杨根思部队修理营修理一连的一名下士。他是首次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四级军士长杨树朋出生于1983年,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人,也是家中独子,至今已有15年军龄,服役于功勋卓著的杨根思连,是一名步战车射手。
在杨根思连通往二楼的楼道内,墙上还贴着一张“神炮手”杨树朋的大照片。照片上,英雄音容宛在。两位好男儿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真正男子汉”,践行了“四有”军人的铮铮誓言。
两勇士再出征,战火吓不退中国军人
7月10日,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105”号装甲车遭炮弹袭击,下士宋晓辉伤势较轻没有离开战位,姚道祥、吴乐、霍亚会、陈英4名同志则辗转南苏丹、乌干达的联合国维和医院后,回到国内进行康复治疗。经过各级医院共同努力,姚道祥和吴乐很快恢复了健康。
为使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姚道祥和吴乐两人每天坚持做数百个俯卧撑,练习1小时的拳击沙袋。虽然体内还有一些微小弹片,但经过医院鉴定,他们符合再上维和战场的条件。
“战火,吓不退中国军人,更阻挡不了杨根思部队的脚步。我们一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维和使命,哪怕付出生命……”9月22日,面对前来送行的集团军领导、部队官兵和家属代表,姚道祥和吴乐两人用铿锵的语言,说出了维和官兵的心声。
就在一天前,1万公里外的南苏丹朱巴联合国营地外,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的冲突仍在持续。
得知吴乐即将出征的消息,他的家人专程从湖南株洲老家赶来。抚摸着儿子腿部一个个弹片留下的紫红色伤疤,父亲吴铁庚从口袋里取出两套护膝送给他,叮嘱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一个男子汉”。
考虑到儿子出生才两个月,姚道祥没有让妻子来部队驻地,但姐夫周天晖特意录了一段母子视频带了过来。他的妻子说: “盼望你和前方的兄弟们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的维和战士霍亚会、陈英,也赶来为他们送行。出发前两天,霍亚会和陈英详细检查了他们的行囊,确定携带物品符合战备要求。
出征仪式背靠特级英雄杨根思雕像,下面镌刻着“三不相信”誓言。两位勇士径直走向营门,送行大道两旁,整齐列队的官兵一起为勇士鼓掌,肺腑中吼出的“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在空中久久回荡。
年轻战士敢赴难,生死与共好兄弟
如今,社会上有一种疑问:未来这一代能否走上战场,扛枪打仗,慷慨赴难?官兵关系是否依然亲如兄弟、生死与共?
7月13日至8月1日,该部政委练伟随军委工作组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看望慰问战士,处理烈士和伤员善后事宜。在20个日日夜夜中,他和官兵朝夕相处,在交火一线和官兵共同战斗,对当下的官兵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人们心中的疑问也有了答案。
练伟说,李磊、杨树朋烈士入伍前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和其他独生子女官兵一样,勇敢地扛起国家责任、军人责任、家庭责任,义无反顾地参军报国,主动来到维和一线,经受战火考验。战火面前没有独生子女,也看不出谁是独生子女。面对危险时,他们对自己家人也只报喜不报忧。这次交火事件发生,直到遇袭事件公开报道后,官兵们才说出实情。
“105”号战车遇袭后,右小腿骨折的姚道祥顾不上自己,硬是凭着毅力先把受伤最重的李磊、杨树朋拖出车外,直至昏倒在地。身负重伤的杨树朋拉着战友的手,首先问的是其他几个战友怎么样了。附近其他官兵在子弹横飞、炮火不断的情况下,不顾安危冲向战车抢救战友。从遇袭到急救,再到把伤员送至医院,仅用24分钟。得知需要献血时,全营官兵几乎在“第一时间”挽起了袖子,如亲兄弟般的战友情得以显现。据悉,驻许杨根思部队第三批出国的维和步兵营战士将于今年12月底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