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增强四力记录时代

深入采访,才能捉到“活鱼”

新闻策划部 记者 毛迎

17年的新闻从业经历,我报道过很多人、很多事,其中一篇稿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6年6月21日,中国第一支由农民发起的为奥运加油的民间“超级拉拉队”在当时的许昌县(今建安区)灵井镇兴源铺村成立。我采写了一篇稿件《两个农民和一个下岗工人的奥运情结》,《许昌晨报》进行了整版刊发。

2006年9月的一天,我接到央视五套《体育人间》栏目导演的来电。他表示想围绕许昌农民成立“超级拉拉队”并筹拍迎奥运影视剧这一事件录制节目。央视聚焦许昌农民,《许昌晨报》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对这一事件的每一步进展,我都留心“追踪”。2007年11月3日,数字电影《超级拉拉队》杀青。《超级拉拉队》开拍后,全国数十家媒体的40多名记者聚焦兴源铺村。

在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认真构思,我采写的《从拍DV贺岁片到拍数字电影》这篇通讯通过《许昌晨报》与读者见面了。这篇稿件在2007年河南省新闻奖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它是众多同类体裁中唯一获奖的作品。采写这篇通讯,我前后仅用了一周左右。但从2006年6月到2007年10月电影开拍,在长达1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我都在密切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正是长期、深入地采访,我才捕捉到“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