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城事

我市拓展“数字城管”职能和监管领域

城市创建、大气污染治理将纳入“数字城管”监管范围

本报讯 (记者 张铮) 3月3日7时,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信息采集员郭勇,开始在他负责的一平方公里“网格”中巡查。在许昌,和郭勇一样的信息采集员共有200多名。他们每天在负责的“网格”中巡查,并及时上报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数字城管”系统就像“城市管家”。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数字城管”在改善人居环境、服务市民、推进城市创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呈现出更加主动、更加及时、更加到位的精细化管理态势,全年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案件379864件,结案率为99.45%,按期结案率为81.27%。

处置案件量较大的单位依次是魏都区(占比32.8%)、建安区(占比17.73%)、东城区(占比14.3%)、市城管局(占比10.71%)、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占比9.73%)、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占比4.94%)、市公安局(占比3.61%)。以上7个单位是承担“数字城管”案件的主要单位,案件处理量占总数的93.82%。

今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运用,按照国家、省、市要求,我市及时开展“数字城管”智慧化升级,保障系统的先进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运行效能。

我市还将拓展“数字城管”的监管范围,把本地的重大活动、城市创建、大气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纳入“数字城管”监管范围,有效调动各种管理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推进城市创建,扩大“数字城管”的覆盖面,让“数字城管”更有用、更实用、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