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事

■ 庆祝《许昌晨报》创刊十五周年活动月之公益讲座 高考临近,家长如何做好考生的心理陪伴?我市心理咨询师建议——

家长应营造温馨家庭氛围 做到“多听少讲、多笑少怒”

本报讯 (记者 郝晋) 3月9日,在八一路与魏文路交会处向东约50米路南的许昌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一场关于高考心理辅导的公益讲座吸引了不少读者。每年高考临近,部分家长的焦虑程度甚于考生。家长如何做好考生的心理陪伴?心理咨询师陈志敏说,家长要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做到“多听少讲、多笑少怒”。

考生超常发挥需要三个要素

作为庆祝《许昌晨报》创刊十五周年活动月的公益讲座之一,本报联合许昌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举办的高考心理辅导公益讲座吸引了不少读者。

当日上午,许昌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的陈志敏针对高考临近,家长如何做好考生的心理陪伴,帮助考生在高考中超常发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陈志敏说,考生如果想在高考中超常发挥,需要三个要素:学习实力、考试技巧和心态。这三个要素构成一座“金字塔”,“塔基”是学习实力,中间是考试技巧,而心态决定着“塔尖”的高度。压力过大、焦虑严重,会导致考生发挥失常;心态平和,可以使考生正常发挥;心态良好,则能让考生超常发挥。

鄢陵县的郑女士从《许昌晨报》上得知有公益讲座,专门和女儿一起来聆听。郑女士的女儿说,她去年参加高考时,因为过度焦虑,进考场后出现中暑症状,脑子里一片空白,平时会做的题目也全无思路。许昌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康松亭分析,实际上,她并非真正中暑,而是因心理问题导致了一种生理反应。

陈志敏说,考生过度焦虑会引发思维迟钝、沮丧易怒、心跳加速、肌肉紧张、记忆障碍等。考生应适度调整心态,做到心态良好。

考生如何正确调整心态?

讲座上,陈志敏还给读者介绍了帮助考生调整心态的5个要素,分别是坚定的考试信念、合适的考试焦虑、有效的心理暗示、简便的放松方法和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

陈志敏说,考生只有信念坚定,对自己有信心,才会心态良好、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压力与效率成倒“U”字形关系,适度的焦虑有助于考生发挥。对于考生来说,首先,当觉察到自己有焦虑情绪时要坦然面对,因为所有人面对压力时都会出现焦虑,而接纳了这种压力,焦虑自然会减轻;其次,要把注意力放在挖掘自己的潜能上,不要过多注意外在因素;再次,可通过音乐、语言、情景、服装等对自己进行有效的心理暗示,减轻焦虑;最后,可以通过“肌肉渐渐放松”“呼吸控制放松”“想象图像放松”等方法放松身心。对于家长而言,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大有帮助。实际生活中,不少家长在临近高考时会格外焦虑,存在“过度关注、不停唠叨”“对孩子发火、指责”“无心工作”“吃不下、睡不着”等现象。这种负面情绪会影响到孩子,加重孩子的焦虑。陈志敏建议,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多听少讲、多笑少怒、多看少管”。

“牵肠挂肚不如默默祝福。”康松亭说,在备考及高考期间,家长要做到让孩子吃可口饭、睡安稳觉、听顺耳话。只有家长陪伴方法适当、亲子关系和谐,孩子才会发挥得更好。

应读者要求,本报将于3月16日继续联合许昌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以讲座、讨论、咨询等形式开展高考心理公益活动,详情可拨打电话2620886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