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许昌往事

“国有襄城县林场旧事”之三

育林薪火传,青山展秀卷

紫云山风景区。这里是林场的一部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核心提示

国有襄城县林场建立后,风风雨雨走过61个春秋,在林场职工的坚守下,目前经营面积达3.26万亩,有林地面积2.89万亩。林区内绿水长流,植被茂盛,昔日荒山野岭变成了天然氧吧,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 记者 贾同岭 通讯员 周征

护林五十载,难舍林海一草一木

3月8日,记者随同白成喜、岳木两位老护林员来到林场腹地。走在林荫的山间公路上,不时有当地村民向两位老先生打招呼。“好长时间不见了,身体还好吧?”“又来巡山了,咋不见你骑摩托车呢?”

两位老先生在林场工作了一辈子,两年前他们还在林场义务工作,每天巡山,防火、防盗。50多年来的护林工作,让他们成为当地村民的好朋友。“现在村民的护林意识很强,发现有人在林区里烧烤,他们会主动通知护林员。”白成喜说。

“那些年护林的经历是我一生中最美的回忆。”岳木激动地说,选择当护林员,他无怨无悔,护林生涯中,酸甜苦辣都是财富。“我们既要造林,又要护林,还要防火。水火无情,大火将多年生的林木烧为灰烬,更对人员造成极大危险。”

岳木说,山林火情防不胜防,一个烟头就能引发一起火灾。一旦山火蔓延,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记得有一年,山上突然起火,火势迅速蔓延,难以控制。岳木和其他几名护林员冒着危险,及时疏散群众。山火来到跟前时,他们趴在早已挖好的深坑中躲过一劫。现在想起这一幕,老人仍心有余悸。

说起年轻时的巡山经历,白成喜感慨万千:“以前这里都是蜿蜒的羊肠小道,雪天湿滑难行,我在这里栽过不少跟头。如今小路变成了宽敞的山间公路,骑着摩托车就能完成巡山工作,真是太方便了。”白成喜说,到2017年,他已在林场工作了55个春秋。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到一个年过七旬的老年人,他把青春奉献在这里。“可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就像我的孩子,如果不是年龄太大,我还想再守几年林。”

林场有了接班人,“林二代”扛起大旗

岳木说,老一代护林员将青春奉献给护林工作。树木长大了,护林员老了,山林变绿了,护林员的头发也白了。“那些年为了护林,常年在林区工作,老婆、孩子,我都没法儿照顾。”他说,麦收时节,妻子带着孩子在老家收麦,连几岁大的孩子都要拎着镰刀干活儿,每每想到这一幕,他心中满是愧疚。

那些年,单位允许子女接班,很多“林二代”进入林场。他们从小接触林场,深受父辈影响。如今“林二代”已经接过林场大旗,成为林场的中流砥柱。他们继承了第一代护林员的育林精神,深爱着林场这片土地。

今年47岁的李晓峰是紫云书院附近林场的一名护林员,担任护林员已有30个年头。每天的林区巡查中,他都要进行护栏查验、幼林地防鼠害、成材林防虫等工作。“我的父亲是第一代护林员。父辈对林场的热爱,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小影响着我。”李晓峰说,两代护林员传承接力,默默坚守,守护着紫云山万亩林海。

国有襄城县林场副场长高岗旗也是一名“林二代”,他的父亲是77岁的林场退休职工高军有。“山上的这些林木,大多是我们父辈栽种的,它们见证了老一代护林员的艰辛,是林场乃至我市一笔珍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接过父辈的旗帜,追随他们的脚步,继续守护林场热土,让后人享受到万亩大氧吧的裨益。”他说。

森林覆盖率达69%,天然氧吧等你来

国有襄城县林场党支部书记刘建春介绍,国有襄城县林场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林场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造林、护林,通过第一代护林员的艰苦奋斗,在荒山中开辟出万亩林地。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世纪末。这个阶段,林场由全民事业性单位改为差供事业单位。“断奶”后的林场开始自谋生路,开始伐木,大量山林被伐。第三个阶段为1998年至今,林场开始恢复生产,禁止砍伐。

林场位于襄城县西南部浅山区,东临湛北乡,西临郏县,南与平顶山八矿、卫东区接壤,北与北汝河相望。林区内有平煤集团十三矿、平宝集团一矿大型煤矿,湛北乡内有平煤焦化、宏源焦化等大型化工集团。创意、佳的福、欧立宝、兄弟等多家陶瓷企业,大型养殖集团雏鹰集团与国有林区相连,林区内有26个行政村4万多人口。国有林地与村庄、农田相互交叉,管理难度较大。

建场61年来,林场一直围绕林区的建设积极开展营造林工作,国有林场在山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生态建设已成为林场各项工作中的重点,成为襄城县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省林业厅批准成立紫云山省级森林公园,其成为全县及周边县市休闲度假的必选之地。国家林业局实行天然林全面禁伐以后,国有林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公益性事业。2007年,国有襄城县林场列入省级重点公益林。

目前,林场经营面积为3.26万亩,有林地面积2.89万亩。其中,省级公益林面积为2.49万亩,未成林面积为6045亩,森林覆盖率达69%,活立木蓄积量为11.8万立方米。场部苗圃地面积为270亩,在襄城县茨沟乡虎头李村的新租苗圃基地面积为190亩。林场实施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以来,公益林区林相整齐,林木生长茂盛,幼林长势良好,为我市生态建设奠定了雄厚基础。

新闻连连看

紫云山风景区

紫云山风景区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由九山十八峰、五湖一条河组成。紫云山是一亿年前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形成的。

紫云山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理想胜地,紫云山被誉为平顶山市的“后花园”和许昌市的“前花园”,景区以“奇、秀、幽、古”著称,展“江北第一槲林”之风貌,示丰厚理学文化之瑰宝,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紫云山上万亩槲林,暮春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深秋层林尽染,艳压红花。明代户部尚书李敏在此建紫云书院弘扬儒家文化,为当时中原理学中心,遂使紫云山名扬天下。

爬山的好处

1.令双脚灵活有力,爬山是进行脚力锻炼的最佳方式之一。

2.爬山可促进毛细血管功能,使全身舒爽通畅。

3.爬山可以强筋健骨。

4.爬山可以明显提高腰部、腿部的力量,行进的速度、耐力,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加强心、肺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爬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鞋要合脚(胶鞋和旅游鞋为佳),不能穿高跟鞋,衣服要宽松(运动服和休闲服为佳)。

2.随身要带一些水或饮料,以免山上没有水。

3.天气不好时最好不要去爬山,以免发生危险。

4.下山时不要跑着下山,以免收不住脚发生危险。

5.爬山时身体前倾,但腰、背要挺直,避免形成驼背、弯腰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