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大手笔绘就大格局。
郑许一体化既是河南省的省级方略,也是许昌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工程”。今年3月2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郑许之间将主要加强交通、产业、生态、功能、平台、空间等六方面的对接。六方面的对接还有重中之重,近期许昌将重点做好交通、产业、生态、平台四方面的对接,形成“1+1>2”的协同发展效应。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推进郑许一体化,抓牢高质量发展“龙头”。坚持立足许昌、对接空港、发挥优势、错位发展,持续加强交通、产业、生态、平台、功能、空间对接,形成“1+1>2”的协同发展效应。
刚刚结束的2019年许昌市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如何抓牢、用好这一推动许昌高质量发展的良机,纷纷建言献策。
□ 记者 王利辉 吕正子
城市因道路而“长大”
3月31日上午,春天的阳光已经有些燥热。许昌城东6公里处,一条新建的路上跨新元大道、许鄢快速通道及小黑河等河流后,径直向南延伸。这条路十分宽阔,为双向六车道。道路中间立着混凝土隔离墩,上面装有遮光板。路上铺着深黑色的沥青罩面,往来车辆行驶在上面十分平稳。这便是于2018年年底通车的新107国道许昌段。
新107国道许昌段建设时期的名称为107国道许昌段改线工程。它北起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长葛市、建安区、东城区,向南与107国道连接,全长44公里,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面为沥青混凝土,是近年来我市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难度最大、技术标准最高的公路建设项目。
根据相关规划,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107国道将从新郑国际机场及郑州南站附近通过。新107国道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段及开封市尉氏县段建成后,许昌人可通过该路直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此外,因新107国道东移,许昌的城市框架将向东拉大。
事实上,新107国道许昌段仅仅是我市为推动郑许一体化而实施的众多交通项目中的一个。它的背后,是一张密织的郑许立体快捷交通网络。
如今,许昌已有京广高铁贯穿,正在建设的郑万、郑合高铁在境内交会,共设有5个高铁站,几乎实现了县县通高铁;京港澳、许平南、许尉、许禹、许扶、禹登、郑尧等高速公路在许昌“米”字形交叉;全线贯通的许港快速通道是许昌至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甚至是豫南地区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对接的主要物流通道。从许昌出发,只需40分钟即可抵达新郑国际机场……如今,许昌市围绕郑许一体化、许港融合发展战略投资建设的公路项目数量和里程数,均居全省前列。未来,许昌市将有10条国(省)干线公路连接郑州和航空港区。
许昌市两会召开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新107国道、新元大道等交通项目进行了视察。
人大代表张文亚说,路更宽了,沿途的景色更美了,这样的工程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冀晓刚委员说,许昌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框架逐步拉大,城市功能逐步完善,这一切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福祉,收获更多幸福。
生态长廊构筑绿色海洋
绿色路网、游园小品景色宜人,交通动脉与葱绿的城市林海交会贯通。记者从许昌东站出发,沿京港澳高速公路一路向北,道路两旁,乔、灌、花、草相结合,不同花草组成的植被绵延数十公里,形成一条浮于绿野之上的彩色飘带。
生态对接是郑许一体化的重要一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非常关注生态项目建设。吴新芬代表表示,2018年,许昌的城市宜居度,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4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我对许昌的未来充满了信心。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会不断提升!”她说。
新107国道上跨许鄢快速通道立交桥附近,桥上桥下车水马龙,各种车辆沿着平坦的道路奔向远方。立交桥的东北角,有几排刚刚栽下的树苗。几名工人正在加固树苗,并给树苗浇水。这几排刚种下的树苗,是新107国道生态廊道建设的一部分。
按照工程设计,新107国道绿化宽度单侧100米,绿化面积为13210亩。其中,长葛市5500亩、建安区6010亩、东城区1700亩。东城区计划对新107国道内侧30米进行高标准绿化,对外侧70米通过招标的形式,引入农业合作社栽植绿化苗木、果树等;长葛市将新107国道内侧、外侧50米分别规划为固定生态林带和生产经营性林带。
市林业部门高度重视新107国道的绿化工作,计划将新107国道打造成生态廊道。《许昌市2019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把完善提升生态廊道绿化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我市的生态廊道,主要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及河流、沟渠等设施或自然物建设,共计719.5公里。
来自长葛市的张忠民代表表示,长葛市牢牢抓住全省加快推进郑州大都市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等战略机遇,积极对接、主动作为,充分发挥长葛在郑许一体化中的桥头堡作用。在生态对接方面,长葛市已完成绿化任务4.9万亩、廊道绿化2.27万亩。
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对接
如果说新107国道等交通项目拉大了城市框架,是城市的“骨骼”,那么企业是城市的“心脏”,为城市的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许昌的工业竞争力位居全省第三,重点培育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郑州和许昌产业优势各异,上下游配套能力较强,协作发展日益密切,彰显强大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位于魏武大道旁的森源电动汽车产业园和开普电气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两家“许昌智造”的代表企业。
森源电动汽车产业园一期规划建设有技术研发中心、生产厂房、试验中心、检测中心等。
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具有年产10万辆电动汽车和20万套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60亿元,并拉动周边地区橡胶、电气、铝、工业机器人、汽车零部件等上、下游产业形成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成为省内最大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基地。
开普电气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设备检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主营业务包括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检测服务、其他技术服务、检测设备销售等。该公司仅有81名员工,几乎人人都是技术专家;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净利润为1.02亿元,人均产值230万元。
“许昌的产业转型升级做得非常到位。”梁少雨代表说,通过视察森源电动汽车产业园、开普电气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他直观地感受到许昌的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并很好地助推许昌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大代表常俊丽认为,森源电动汽车产业园生产的电动汽车种类多、性能好、外观亮丽,市场占有率比较高。开普电气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成就,让许昌人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