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便民

指环、戒指、螺丝帽“咬手”,襄城消防一星期处理三起

手指被“咬”切忌生拉硬拽 应尽快向医生、消防队员求助

3月29日,襄城县紫云镇一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被篮球架上的一个螺丝帽“咬”住手指。

许昌市消防救援支队襄城县大队政治指导员邵科伟(右)为被“咬”手指的小学生切开螺丝帽,将手指完好取出。 本文图片均由许昌市消防救援支队襄城县大队提供

记者 孙学涛

螺丝帽“咬手”,戒指“咬手”,指环“咬手”……一星期内,襄城消防处理了三起手指被“咬”事件。手指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被“咬”?手指被“咬”,到底该怎么办?4月7日,许昌市消防救援支队襄城县大队政治指导员邵科伟提醒:如果发现戒指卡住手指,可用肥皂水、食用油等润滑剂涂抹在手指上,尝试慢慢取下;切忌生拉硬拽,造成手指肿胀;感觉取不下来时,应尽快向医院或消防部门寻求帮助。

为了扮酷网购指环

戴上后取不下来

“同志,我儿子的手指被一个指环卡住了,已经充血红肿两三天了,想让你们帮忙取下来。”4月7日上午,在许昌市消防救援支队襄城县大队门口,一名40多岁的大姐带着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向消防队员求助。

这名大姐自称姓张,来自襄城县汾陈乡。清明节前,她正在读初中的儿子在网络上购买了一个指环。

“别的同学买了,我看他们戴上以后比较酷,也买了一个。”孩子小声对消防队员说。

“戴上指环影响写字,我儿子想摘下来的时候,发现摘不下来了。”张大姐说,孩子的老师尝试帮他取下来,但没成功。

“恰好该放假了,我把孩子接到村里,让村医看了看,村医建议我们求助消防部门。”张大姐说,“我们就赶紧坐车来了。”

这枚指环比一般的戒指宽、厚。仔细观察后,许昌市消防救援支队襄城县大队政治指导员邵科伟和其他消防队员制定了摘取指环计划:先用一个薄钥匙垫在指环下面,将其与手指隔开,然后用电动切割机将指环切开。

“烫!烫!”不料,许昌市消防救援支队襄城县大队紫云大道中队二班班长徐宏富用电动切割机切割指环时,摩擦导致发热,把孩子烫得直嚷嚷。

为了减轻孩子的痛苦,邵科伟指挥另一名消防队员在徐宏富切割指环时,洒水降温,并且切割一会儿停下来,晾一晾,再切割。如此这般,10多分钟后,徐宏富才将指环切割开。

“谢谢!谢谢!找你们算是找对了!”看到指环被取下,且孩子的手指完好,张大姐连声道谢。

螺丝帽

手指伸进去容易拔出来难

“其实,这是在一周时间内,我们处理的第三起手指被‘咬’事件。”邵科伟说,4月3日,他们处理了一起手指被戒指“咬”住的事件。而在3月29日,一起小学生手指被螺丝帽“咬”住的事件,则很有警示意义。

3月29日10时,一名中年女子向许昌市消防救援支队襄城县大队119指挥中心报警求助。该大队紫云大道中队接到指令后,立即调派1辆抢险救援车和6名消防队员携带破拆器材赶往襄城县紫云镇一所小学进行处置。

该校老师介绍,被卡手指的学生叫小宇,在该校读四年级。小宇在课间玩耍时,将手指伸入篮球架底部箱体的一个螺丝帽内。谁知进去容易出来难,小宇的手指被螺丝帽卡住。上课铃响起,同学们回到教室,操场上只剩下小宇孤零零地趴在篮球架下。

“咬”住孩子手指的螺丝帽是大号螺丝帽,被紧紧地焊在篮球架箱体上。该螺丝帽帽壁厚实,生铁铸造,一般的切割工具很难切开,更不要说还被死死地套在手指上。螺丝帽离孩子的手掌太近,锯条拉不开,消防队员有劲儿使不上,无奈只能慢慢地锉螺丝帽的帽壁。

消防队员经过不懈努力,终于锉出一个凹槽。有了着力点,消防队员又用剪断钳在凹槽位置一点点地剪。随着剪得越来越深,孩子越来越紧张,消防队员稍一用力就喊疼。

邵科伟负责固定钳头,另外两名消防员负责操作钳把,每一个动作都慎之又慎。

半个多小时后,螺丝帽仅剩下薄薄的一层。考虑到再剪下去会伤到指头,邵科伟让消防队员找来两把老虎钳和一把小型一字螺丝刀,将螺丝刀的狭窄刀面嵌进锯出的沟槽,使劲往外撬。

“啪”的一声,随着小小的金属响声,卡住孩子手指的螺丝帽断裂了,孩子的手指终于出来了。

手指被“咬”住

可尝试涂抹润滑剂后慢慢取下

“小宇的手指被螺丝帽‘咬’住后,老师、家长想了很多办法。”邵科伟说,他们中间,有人提议涂抹香油,有人提议涂抹肥皂水。

“如果发现指环、戒指、螺丝帽等卡住手指,可以用肥皂水、食用油等润滑剂涂抹,尝试着慢慢取下。”邵科伟说,一旦发现不奏效,说明卡得较紧,切忌生拉硬拽,造成手指肿胀;感觉取不下来时,应尽快向医院或消防部门寻求帮助。

“遇到孩子的手指被卡,不要一味地批评孩子,让孩子着急、紧张,反而不利于取下来。”邵科伟说,儿童生性好动,喜欢扣扣摸摸,家长平时要做好监护和提醒。

近段时间,襄城消防接连处理了几起类似的“咬手”事件。邵科伟说,现在,很多少年追求潮流,喜欢佩戴戒指、指环等饰品,但爱美的同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盲目佩戴不合适的戒指、指环。“当戴一枚指环、戒指比较费劲的时候,应该马上意识到:戴着不好戴,摘下来就更难了。”邵科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