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铮
4月3日,本报以《“顶层设计”圆老旧小区“电梯梦”》为题,持续关注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个话题。报道见报后,不少市民拨打本报热线电话,询问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加装电梯的相关政策是否适用于全市;如果小区居民想加装电梯,需要做哪些工作等。
“加梯”成为部分居民的“刚需”
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老旧小区,这些小区很多居民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上下楼越来越不方便,生活质量大受影响。
4月3日一大早,家住市区解放路万里小区的李云英就拨打本报热线电话称:“我岁数大了,爬到二楼几乎就是极限,三楼成为跨不过去的坎儿。”
李云英说,去年,她动了手术。为了少受爬楼之苦,她不得不减少下楼次数。“我天天盼啊、盼啊,要是楼上装一部电梯该多好啊!”李云英说。
“我现在年纪越来越大,老是窝在家里也不行。孩子们平时工作都忙,老伴儿的身体也不如从前,我们上楼越来越困难。”家住市区新兴路市物资局家属院的刘大爷告诉记者,他患有较重的风湿病,上楼时需要一手拄拐杖,一手扶楼梯扶手,中途还要休息,要是有电梯就好了。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成了部分居民迫切的期望。
上“热”下“冷”,业主意见难统一
但是,“加梯”谁来主导?钱从哪儿来?低层住户工作怎么做?这些问题让这一民生实事成为不少老旧小区改造中难走的“最后一公里”。
得知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瑞祥新村加装电梯后,家住市区六一路的黄焕华大妈对邻居加装电梯的意愿进行了调查。
“绝大部分邻居都说好。”对于加装电梯,黄焕华很乐观,“只有两户意愿不那么明确:一户是陪孩子上学在外面租房,一直没回来;另一户是觉得费用有点儿高。”
但经历过实质性加装电梯协商的业主,提起这个话题就没那么乐观了。
在黄焕华家所在的小区业主微信群里,大家议论过加装电梯的话题:有的担心加装电梯影响房屋质量,有的担心影响采光,有的担心影响低层房价……
在很多加装电梯的讨论中,往往是高层业主表现积极,而一、二层等低层业主持反对意见,出现上“热”下“冷”的状况。
“要是也像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那样享受政府补贴,我们这栋楼加装电梯的步伐就会快一些。”黄焕华说,加装一部电梯费用为三四十万元,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涉及电力扩容,又会增加一笔费用。
试点政策不适用于其他区
加装电梯需要经历繁杂的审批程序,因为涉及规划、电力、质监、消防等众多部门。业主如果自行协调办理,无疑会面临一个个巨大的挑战。
记者了解到,市民最关注的是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加装电梯的政策是否适用于其他区。
其实,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政策,属于按本区情况制定的试点政策,并不适用于其他区。
对此,市住建局局长王宏伟在全市物业规范化管理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会上提到,加装电梯工作以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试点,其他区也要积极开展项目建设,保障8到10部电梯加装成功,形成一套成熟的流程,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市民期待相关指导意见尽快出台
基于加装电梯的迫切需求,很多市民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很多老旧小区居民是退休工人,收入不高,一次性支出数万元确实有压力。”市民周延希望政府部门在制定指导意见时,充分考虑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降低加装电梯的成本。
2016年12月1日,《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技术规范》开始实施,使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有章可循,防范了风险、保障了安全。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提高老年人生活便捷水平。组织开展多层老旧住宅电梯加装。”这从国家层面对“加梯”提出了指导意见。
2018年8月,根据我省出台的《关于城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指导意见》,我市将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为试点,探索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
相信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会有更多老旧小区装上电梯,使这一民生实事惠及更多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