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田建军 通讯员 刘强) 为化解市区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减少和预防事故发生,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不断对市区道路进行精细化管理。4月18日,记者采访获悉,继在建安大道与许州路交叉口对由东向西左转、右转车辆成功实施借道行驶措施后,该支队对前进路议台路至清潩河段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进行了调整,使这一路段的交通秩序显著改善。
部分路段常拥堵
非机动车道相对较窄是主因
前进路是连接老城区与东城区的东西主干道之一,由于车流量、人流量大,路况复杂等,高峰期许多路段经常出现拥堵。尤其是议台路至清潩河段由于临近市中医院等单位,经常成为拥堵路段,过往司机、行人及附近居民反映多次。
为改善这一路段的交通秩序,春节后,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交通设施管理大队组织力量通过多次实地观测,发现这一路段的行人、非机动车比较多,但非机动车道相对较窄,导致行人、非机动车在交通高峰时段挤占机动车道,从而导致或加剧交通拥堵。
机动车道“瘦身”
力挺非机动车道扩容
4月18日上午,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交通设施管理大队副大队长马鹏说,发现上述情况后,考虑到这一路段还存在停车难现象,他们没有简单地把道路两侧的停车位取缔,而是另辟蹊径,将双向6个机动车道的宽度统一收窄。“原来每个车道宽3.9米左右,现在统一收窄到3.5米。这样不仅不影响机动车(包括公交车)通行,而且使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各加宽了1米左右,从而大大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4月初,按照上述标准,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交通设施管理大队对这一路段的交通标线重新进行了施画,对交通护栏进行了调整。经过半个多月的试运行,预期效果基本达到。
“这里离市中医院比较近,路上经常有许多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甚至有架子车,以前8时左右和18时左右经常出现拥堵。交警对这里进行改造后,停车位一个没少,拥堵现象却少多了,我们感觉顺畅多了。”当日11时许,居住在这一路段附近的黄同兴高兴地说。
德星路口将自动抓拍
不礼让斑马线的机动车
马鹏介绍,为了进一步改善前进路的交通秩序,他们经过调研,决定在前进路与德星路交叉口安装电子警察,实行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自动抓拍。“目前,这里的电子警察已经安装完毕,一旦调试完毕,马上投入使用。”
据了解,自2017年12月7日开始,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分别在文峰路与文会街交叉口、建设路与察院西街交叉口实行了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自动抓拍。但由于这两个路口的车流量、人流量过大,经过调研,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决定取消上述两个路口的自动抓拍,在建设路与察院西街交叉口安装了红绿灯;计划在文峰路上的绿化带被拆除后,在文峰路与文会街交叉口建设其他交通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