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事

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 地下区间、高架区间和高架车站的建设均有新进展

许昌段第一节隧道月底贯通

预计3个月后,农大路站的站房主体结构将基本完工

正在建设的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农大路站。记者 吕正子 摄

本报讯 (记者 吕正子 通讯员 王苹) 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是许昌人当下关注的重点工程之一。目前,该工程进展顺利,农大路站等多个高架车站已经开始建设,高架区间的线下桩基、承台、柱子已完成90%,地下区间的永昌大道站以北区间右侧隧道也将在本月底贯通。

33根柱子撑起高架车站

4月19日上午,天气晴朗。宽阔的魏武大道上,郑许市域铁路正在施工,工地从北向南绵延不断。魏武大道与建德路交会处以北约500米处,工地变宽,中央绿化带和8个车道全部被纳入工地。施工围挡内,工地中部有一个方形基坑。基坑深约1米,坑底被平整过。基坑内均匀地分布着几十个混凝土方台,每个方台上都建了一个混凝土柱子。这些柱子已经完成,泛着混凝土的光泽。远处,塔吊运送着钢筋和模板,混凝土泵车将混凝土浇筑在指定部位,工人穿梭于各个施工点之间。整个工地紧张而有序。这里便是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农大路站的建设现场。

“农大路站是一座高架车站!”中铁十六局集团郑许市域铁路项目第五项目部工程师郭政建说,农大路站位于魏武大道与农大路(规划)交叉口北侧,由车站主体、附属建筑物、天桥出入口三部分组成。该车站为路中高架三层车站,沿魏武大道呈“一”字形,结构总长为120米、宽为31.8米,有效站台宽度为7.8米,总高度为24米。该车站地上二层为站厅层,地上三层为站台层,建筑面积为6204.5平方米。

“基坑内正在制作的柱子有33根。它们将用于支撑车站的主体结构!”郭政建介绍,柱子下面的方形台子,是用来承载柱子的,共有33根,厚度为2米。33个方形台子的下面有144根混凝土灌注桩。它们的直径为1米,深度可达45米(约15层楼高)。

目前,农大路站的下部结构已经完工,工人开始上部站房的施工。预计3个月后,农大路站的站房主体结构将基本完工。

除农大路站外,新元大道站、昌盛路站等高架车站也开始建设。

拼装箱梁,钢绞线很关键

就在农大路站紧张建设的同时,高架区间的架梁工作也在进行着。魏武大道与永兴大道交叉口南侧,郑许市域铁路工地中间,一排崭新的柱子由北向南延伸。一台红色架桥机“蹲在”两根柱子的顶端。它放下钢索,两名工人用钢索固定一节节段梁。在架桥机的北侧,10多孔箱梁已经架设完毕,一字排开,向北延伸,颇为壮观。

郑许市域铁路的箱梁架设采用节段预制拼装技术。一孔完整的箱梁被分为若干节节段梁进行预制,架设时由运输车运至现场,再由架桥机将节段梁提升至指定高度,最终拼装在一起。很多市民以为节段梁进行拼装时,起连接作用的是环氧树脂等黏合剂,其实不然。

“将节段梁连接在一起,起主要作用的是贯穿在节段梁之间的钢绞线!”中铁十六局集团郑许市域铁路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姚林宝说,拼装节段梁时,工人先对第一节节段梁的空间位置进行临时定位、固定,然后依次拼装,最后在中间一节标准节段梁处进行合龙拼装。

每节节段梁拼装完成后,及时进行临时预应力张拉。在整座梁拼装结束后,再穿入钢绞线,进行纵向预应力张拉、临时封锚、压浆、落梁,之后对梁的高程与轴线进行复测,满足设计要求后支座锚栓孔灌浆。

节段梁两端的横断面上,有14个圆孔。“每一个圆孔里,根据梁的不同恒载和位置穿着14至19束钢绞线。这对箱梁加固、承载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姚林宝介绍。

本月底,将有一节隧道贯通

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是许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工程,是加快“郑许一体化”的龙头工程、民生工程。该工程全长33.78km,北起郑州、许昌市界,南至许昌东站。许昌东站为本项目终点站。该轻轨线设站11座,其中高架站9座、地下站2座;站间距平均约3.6km;设梅庄停车场1座;在颍川大道站、永兴东路站附近设变电站2座;设计时速为120km;投资总额约为106.22亿元;工期为38个月。

截至目前,地下区间车站主体施工基本完成,3台盾构机已进入正常施工阶段,其中1号盾构机负责开挖的永昌大道站以北区间右侧隧道,预计本月26日就可贯通。明挖区间连接高架区间和地下区间,主体施工已完成40%,预计5月底完成主体施工。高架区间的线下桩基、承台、柱子的施工已完成90%,部分区段进入节段梁拼装阶段,实现了地面预制、空中拼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