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新闻深三度

“还园于民”,共建共享红利多

从西湖公园到禹州森林植物园,再到鄢陵花博园 实行免费政策体现了城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西湖公园绿意盎然,增设了不少供游客休息的长凳。记者 陈晨 摄

核心提示

西湖公园“还园于民”“还绿于民”的做法深得民心,如今拆掉护栏和围墙更是亲民之举。

西湖公园拆掉的不仅是围墙,免去的也不只是门票,还拉近了与市民之间的距离,让市民感受到自己是城市的主人,让公园成为城市的“绿肺”。

其实,在许昌“还园于民”的不光是西湖公园,还有鄢陵花博园、禹州森林植物园。从收门票到免门票,其“还园于民”的发展历程不仅给市民带来方便、惬意,而且实现了多方共赢,为城市赋予了宽容、共享、开放的“标签”。

□ 记者 张铮 陈晨

免去门票,带来游客倍增

4月21日,小雨,西湖公园风景如画,“一湖一堤一山两岛屿、一堂一阁七桥五古亭”,以美丽的姿态迎接游客。

在卧虎桥附近,市民周洋带着孩子游玩。他们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拍照,将美好的瞬间在照片中定格。“西湖虽小亦西子。”许昌小西湖源于东汉,盛于唐宋,文化积淀深厚,在全国第三批文物普查中被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当天,西湖公园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亭台桥廊错落有致,花草树木红绿掩映,步随景移、景随人动。市民有的登岛赏景,有的泛舟湖中。在园林建筑听水亭、读书亭前,在古香古色的梅花堂、西湖莲舫等景点,市民赵海青一家人边走边看,不时拿起相机定格动人的瞬间。

市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张国瞭介绍,目前,西湖公园已经成为文化氛围浓厚、生态特色鲜明、各项功能齐全的城市公园,每天进园游客超过5000人次,双休日屡屡突破1万人次。尤其是每年的春节、国庆节等大型节日,进园游客达到6万人次。粗略统计,西湖公园免费开放后,各个时段的进园游客均比过去增加近一倍。稳定的客流成了西湖公园最可靠的“流量”。

西湖公园“还园于民”的发展历程,不仅给市民带来方便、惬意,而且带来游客数量翻倍,带来游乐设施大幅增加,使租赁、管理费用倍增。从广大市民到游乐设施入驻方,再到公园管理方,该举措实现了多方共赢,也让共享、开放等贴近互联网的气质深入人心。

“还园于民”,这些景区都在做

“2005年之前,西湖公园实行入园收费制,每张门票1元。如果骑自行车进去,还要多交1元。”市民陈海说,老百姓舍不得花进去,偌大的公园整日空荡荡的。

“公园本来是公共性、公益性场所,一收费,就把人‘收’跑了。”陈海说,西湖公园免费开放的事,老百姓一直盼望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提出了议案、提案。

早在2005年之前,就不断有人提出西湖公园免费开放。“免费开放之前,西湖公园每天的游客不足300人次。而与西湖公园仅一路之隔的许昌体育场却人来人往,格外热闹。”张国瞭说,许昌体育场虽然健身器材以及其他娱乐设施远不如西湖公园完善,并且面积小、没有绿地,但由于是免费开放的,所以吸引了不少人。

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自2005年10月1日起,西湖公园免费开放,进行壮士断腕般的改革。

西湖公园免费开放带来了大量游客,“流量”激增则带来了商机。沉寂已久的游乐场热闹了起来,西湖公园彻底摆脱了门庭冷落的窘境。

和西湖公园同样实行免费政策的国家4A级景区禹州森林植物园,森林覆盖率达89.9%,汇集国内外各类植物12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116种。这座林木茂盛的“天然氧吧”,如今已成为当地人休闲的理想之所。

从2018年7月1日起,鄢陵花博园免费开放了!在许昌,鄢陵花博园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景区。早在2005年,这里就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鄢陵花博园年接待游客量持续上升,目前已突破百万人次,在中原旅游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亲民背后,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从禹州森林植物园到鄢陵花博园,许昌已有两处国家4A级景区实行免费政策。放眼全省,这也属于“大手笔”。

随着国家对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视,开放式公园越来越多。

张国瞭说,2005年以前,西湖公园是收门票的,后来取消门票制度,带来不少二次消费经济。现在看来,这个做法是正确的。

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西湖公园大小游乐设施有40多种,大到摩天轮,小到儿童钓鱼设施,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市民的游玩需求。尤其是2012年西湖公园进行升级改造后,游乐设施再次进行了“洗牌”,不光数量多了,而且档次更高、娱乐性更强了,吸引的游客更多了。

从表面上看,免费开放虽然对西湖公园的直接经济效益有影响,但带来了游客数量增加和逗留时间延长,使游乐设施经营商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每到节假日,来公园乘船游玩的人特别多,通常我的亲戚、朋友都会来帮忙。”西湖公园游船承包人张小钟说。

从西湖公园到禹州森林植物园,再到鄢陵花博园,一系列景区免费开放的实践证明,解决景区维护费用和游客拥挤等问题,并非只有门票涨价一个办法,转变观念、顺应市场,进行多渠道综合利用开发才是根本的方法。

西湖公园“还园于民”是市委、市政府的亲民举措,体现了城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其实,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许昌的公园从1个增加到154个,而且都是免费、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园。市委、市政府为此投入了不少资金和人力、物力来维护,当然更多的还是需要市民来维护。只有杜绝游玩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提升城市整体文明形象,才会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新闻连连看

许昌免费公共服务有哪些?

2002年,杭州西湖模式取得巨大成功,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因此,许昌西湖公园从2005年国庆节起免费开放。

许昌博物馆是一座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创建于1965年。1987年,许昌博物馆迁到文峰塔下;2011年,迁至东城区许都公园,原址则成立了许昌塔文化博物馆。 许昌博物馆于2008年6月开始实行免费政策,之前的门票是5元。

2004年12月1日,遍布许昌市区主次干道的128座公厕全部免费开放,标志着我市的文明程度又向前迈出一大步。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公厕24小时免费开放,且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造型各异,达到了一厕一景的效果。

许昌的公共自行车建设起步于2014年,骑行一小时内免费。目前,许昌的公共自行车站点达到350个,办卡市民达到66617人,累计骑行1647.2万次,运行效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