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相关报道)
【 习近平对海军建设充满厚望重托,深刻指出——
●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
●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中央、中央军委 和习近平 关心人民海军建设
1949年1月8日 中央政治局在西柏坡召开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目前形势和党在1949年的任务》,提出建立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的任务。
1949年4月2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诞生,人民海军从此诞生。
1949年8月28日 毛泽东为华东军区海军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1952年11月17日 毛泽东作出关于有步骤地建设强大海军的重要指示。
1953年2月19日 毛泽东首次视察海军部队,乘军舰航行4天3夜,给“长江”“洛阳”“南昌”“黄河”“广州”5艘军舰题词,都是同样的内容:“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1959年 毛泽东毅然决定:“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79年8月2日 邓小平登上国产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济南舰,视察渤海海峡。航行途中,邓小平写下“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的题词。
1995年10月中旬 江泽民率军委领导集体乘舰观看海军新装备集训演习,作出“我们必须把海军建设摆在重要地位,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步伐,确保我国海防安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的重要指示。
2006年12月27日 胡锦涛会见海军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时指出,要“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努力锻造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擘画蓝图、亲力推动,开启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新航程。
2012年12月8日 习近平来到深圳蛇口港视察海口舰并随舰航行4个小时。
2017年5月24日 习近平视察海军机关,为推进海军转型建设作出全面、系统阐述,勉励海军官兵瞄准世界一流,锐意开拓进取,加快转型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
2018年4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在南海隆重举行,48艘战舰、76架战机、10000余名官兵光荣接受了习近平的检阅,展现了人民海军的辉煌成就,展示了向海图强的澎湃势头。
人民海军肩负使命,走向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从1840年到1949年100多年间,世界列强共计470多次从海上入侵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战斗考验:70年来,人民海军先后经受1375次战斗考验,坚决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打出国威军威
亚丁湾护航:10年护航,人民海军累计派出32批护航编队、103艘次舰艇、69架次直升机、2.7万余人次官兵,为6600余艘船舶护航
双边多边交流:人民海军舰艇先后出访100余次,到达6大洲94个国家138个港口,累计迎接37个国家344艘次舰艇来访,与外军联演联训60余次
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和平方舟医院船入列10年多来,9次走出国门,7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远赴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余人次提供医疗服务
13国18艘舰艇参加检阅活动
4月21日,从8时30分开始,部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舰艇抵达青岛。具体如下:
新闻连连看
海上阅兵为何选在青岛?
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认为,从港口条件、海军积淀和城市开放程度等方面考虑,青岛是举办国际性大规模海上阅兵庆典的“上佳选择”。
“青岛有良好的港口条件,适合潜艇及多艘大型水面舰艇的靠泊。”此外,青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海军机关驻地,方便活动组织安排。历史上,青岛与中国海军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海军的多个兵种都在此诞生起步,走向成熟。
“另外,青岛是个开放的现代化城市。”尹卓说,相信外军官兵在参与中国海军庆典的同时,也将领略到青岛的热情与魅力。
海陆阅兵有何不同?
海上阅兵将给观众带来哪些与陆上阅兵不一样的观感?
“受阅装备更加全面。”尹卓说,受条件限制,近年来的几次陆上阅兵只展示了海军水兵方队、岸防导弹、舰载机等部分人员和装备。在海上阅兵中,海军的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岸防、陆战队等五大主力兵种装备都能得到充分展示。
“受阅形式更具海军特色。”海军研究院研究员张军社说,除都包含空中编队外,陆上阅兵的形式是首长乘车检阅,受阅部队以方队形式通过检阅台;而海上阅兵则是首长乘舰检阅,受阅舰队以纵队形式通过检阅舰,其间还可变换不同队形,以充分展示海军风貌。“场地设在海上,在增大了执行难度的同时,也使海上阅兵的观感更加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