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城事

2018年,我市共投入1.2亿元用于中小河流治理

河道化身幸福渠,两岸皆是生态景

中小河流治理,增强了河道行洪排涝和灌溉功能,还改善了环境,推动当地三产的发展

已经治理过的白水河 记者 吕正子 摄

记者 吕正子 通讯员 李新慧

与大江大河相比,中小河流与人们的关系更为密切。它们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大地,改善着流经地的环境。治理中小河流,改善水环境,是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

2018年,我市投入专项资金,从河道治理、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等方面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三项河道整治工程进展顺利

5月5日上午,天色阴晦。在长葛市石固镇镇区南侧的石梁河上,河道整治工作正在进行。河道两侧的树木已被移栽,露出宽阔的场地,上面有序地摆放着连锁砖、水泥等建筑材料。河床得到加宽、加深,两侧的斜坡上铺满连锁砖,整洁而美观。这里是长葛市石梁河治理工程的施工现场。

石梁河发源于禹州市无梁镇西北的好汉坡,流经禹州市、长葛市、建安区,最终在建安区汇入清潩河,全长40余公里。该河的治理直接关系着沿岸居民的生活。

长葛市石梁河治理工程的施工范围为长葛市与禹州市交界处至长葛市与建安区交界处,全长4.85公里。主要建设内容有河道疏浚4.85公里,防护段长6.6公里。该工程于2018年8月正式开工,计划2019年5月底主体工程完工。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累计完成河道清淤4.8公里、生态护坡2.5公里,浆砌石砌筑3460平方米、连锁砖铺设26800平方米,外运土方14.23万立方米。

市水利局建设与管理科科长李敏介绍,长葛市石梁河治理工程是我市2018年实施的河道治理工程中的一项,除它以外还有建安区石梁河治理工程和鄢陵县双洎河治理工程。目前,这三项工程均进展顺利。

清淤、护砌,“季节小河”美起来

禹州市古城镇境内的白水河两岸也在进行水利项目施工。和石梁河一样,施工人员对白水河河床进行了清淤,并铺设了米黄色的连锁砖。河道上新建了桥梁,村民惬意地往来于白水河两岸。

白水河是禹州市东北部的一条季节性河流。它源自无梁镇,经古城镇、郭连镇,最终汇入石梁河,全长24.8公里,是附近农田的主要排涝通道。白水河的治理属于禹州市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古城1项目区的建设内容。

2012年,禹州市被确定为河南省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试点。2018年,禹州市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工作新上了4个项目,分别是方山花石项目区、古城1项目区、古城2项目区和顺店1项目区。其中,古城1项目区的建设内容为白水河河道疏浚0.9公里、岸坡整治17.62公里,拆除重建生产桥4座、暗涵2座。

继续投入资金,呵护绿水青山

“2018年中小河流治理,我市共投入资金1.2亿元!”李敏介绍,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除了进行清淤、加固河堤外,还注重利用环保理念,用连锁砖等经济环保材料护砌河岸。

李敏认为,中小河流治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清淤、堤防加固等施工使河道提升了行洪排涝能力,有助于消弭水患和农田灌溉,有益于河流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河道治理和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改变了河道的面貌,使河道变成新的风景,有助于美丽乡村建设和当地第三产业发展。

2019年,我市水利部门继续进行中小河流治理,投入专项资金5683万元,将实施鄢陵县康沟河治理工程、禹州市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苌庄项目区和浅井项目区,以期让许昌的中小河流沿岸出现更多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