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迎 文/图
核心提示
泰戈尔所作的《飞鸟集》中有这样一句名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烂漫的夏花,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如今,立夏已过,记者在市区的公园、游园里看到,除了月季、蔷薇等花卉外,一些不知名的野花也在默默吐露芬芳,为城市增添美丽的底色。
许昌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植物品种多样,生态环境优良。在市区的公园、游园、河湖水系周边等处,野花随处可见,充满野趣。市区常见的野花有哪些?园林部门对于野花、野草是怎样管理的?5月7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公园、游园里,野花默默盛开
“这是地黄。你看它开的花像小喇叭,毛茸茸的,多好看……”当日,在市区天宝桥北侧,市民李志东带着孙女游玩。他看到草坪上几棵地黄开出一串串喇叭形的花朵,特意指给孙女看。
李志东的老家在禹州市张得镇。他说,春夏时节,在农村的房前屋后、田埂上、河坡上,处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野花。“城市里的很多景观是经过专门设计的,既美观又大气。公园、游园里的绿化植物也很丰富,有月季、海棠、牡丹、樱花等,一年四季美景不断。我在游玩时注意到,清潩河游园、天宝河游园、饮马河畔等地生长着很多野花,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常见的。这些野花和公园、游园的景色融为一体。在农村生活过的人,看到这些野花会觉得很亲切。”李志东说。
记者顺着清潩河东岸的小路向北走,各种各样的野花不断映入眼帘。这些野花通常不足半米高,有些是“铺”在地面上的,星星点点,有紫色的、黄色的、蓝色的……其虽然不如高大的月季、石榴那样花开满枝,但有一种低调、朴实的美。
当日,记者走访了清潩河游园、天宝河游园、许都公园、饮马河畔等地,发现这个时节正是野花扎堆开放的时候。野花姿态各异,生命力非常旺盛,有一种别样的美。“野花适应性强,‘给点儿阳光就灿烂’。”在清潩河游园里,一位园林工人这样说。
野花品种丰富,寄托着美好的回忆
在清潩河游园里,最常见的野花是地黄。60多岁的市民刘继仁曾在农村生活多年。他告诉记者,地黄有一个俗名,叫“蜜蜜罐”。“你看它的花朵,前面呈喇叭状,尾部收拢,花蜜甜滋滋的,像蜜罐一样。以前,孩子们吃不上糖,就吸几口‘蜜蜜罐’解解馋。”刘继仁说。
在刘继仁的指引下,记者又认识了几种常见的野花。苦荬菜是一种很“清秀”的野花,像菊花一样,花瓣单层,有黄色的,也有蓝色的。在绿地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苦荬菜开出一朵朵小花,非常好看。
刺儿菜“花如其名”,身上带刺。刺儿菜是小蓟草的别称,所开的花是紫色的,花茎长长的,亭亭玉立,在众多野花中显得颇为高挑。“刺儿菜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刺脚芽’。它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由于我小时候缺医少药,孩子们在外面跑着玩,不慎摔倒后膝盖或手掌磕破了皮,都会将刺儿菜的叶子揉出汁抹在伤口上,用来止血。”刘继仁说。据《食疗本草》等中医典籍记载,刺儿菜凉血、止血的功效较显著。
野老鹳草的花小小的,呈现出淡淡的粉红色,五个花瓣围着黄色的花蕊,像个俊俏的小姑娘。这个时节,野老鹳草长得很旺盛,树下、小路边随处可见。
苦苣菜花茎长长的,花朵为黄色的,花瓣层层叠叠,像怒放的菊花。
打碗花,又名小旋花,是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打碗花像小喇叭一样,朝开暮谢。打碗花擅长攀爬,所开的花有高有低,很惹眼。刘继仁说,在农村,如果有小孩子想摘打碗花,爷爷、奶奶通常会吓唬他说:“小心打碗。”虽然这种民间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打碗花的名称十分生动有趣。
阿拉伯婆婆纳虽然名字很“洋气”,但单株非常不起眼儿,叶子和花都很小。它的花为蓝色的,非常素雅。阿拉伯婆婆纳通常连片生长。在许都公园里,大片阿拉伯婆婆纳像绿色的毯子,上面点缀着淡淡的蓝色花朵,像一幅宁静的画。
“善待”野花、野草,科学利用管理
“野花、野草都属于野生地被植物,是城市林地、公园绿地的底色。和人工种植的花草相比,自然生长的野花、野草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不但能丰富城市绿化植物的种类,还能为各种昆虫提供栖息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对于野花、野草,园林部门采取的并不是‘一拔了之’的措施,而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让其融入城市景观,营造优美的风光。”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副主任李运忠说。
李运忠表示,在市区的清潩河、饮马河等河湖水系边,各种野花、野草很常见。野生的花草分布在林地、绿地上,与人工种植的波斯菊、萱草、石竹等交织在一起,形成富有野趣的田园花海。
“实现高质量的园林绿化,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过去园林绿化过程中经常会清除林地、绿地上的野草,而现在提倡把它们利用好、管理好。野花、野草生命力很旺盛,与人工种植的植物一样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功效,是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运忠说。他同时强调,不拔不等于不管。对于林地、绿地等城市园林景观来说,为了达到规范、平整的视觉效果,需要定期修剪。生长在林地、绿地上的野花、野草,园林工人也会一并修剪,以保证其不影响整体景观。
据了解,“善待”城市里的野花、野草,已经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一大趋势。2018年,北京市曾专门发布文件,要求全市在林地、绿地的养护工作中,因地制宜管理野生地被植物,通过园艺化修剪,进一步凸显野花、野草的生态景观价值。
李运忠说,野生地被植物普遍具有耐旱、耐粗放管理等优点,即使枯萎了,仍能起到覆盖地表、减少扬尘的作用,并能为各种昆虫提供栖息、越冬的场所。野生地被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好看,还帮人们留住了“乡愁”。
从左到右依次为小蓟草、地黄、苦荬菜和打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