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名片】 “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为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5号舰,1989年11月开始服役。舰长332.9米,满载排水量102000吨,航速30节。舰员3184名,航空人员2800名。主要武器有3座“海麻雀”导弹装置,4座6管20毫米炮,60架战斗机、攻击机,5架预警机,6架电子干扰机,10架反潜机,6架直升机等。
美国白宫5月5日晚发布声明,宣布向中东地区部署航母战斗群,意在回应伊朗政府军的“可信”威胁。
伊朗媒体5月6日报道,伊朗政府将于近日宣布反制措施,应对美国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以下简称伊核协议)和重启对伊制裁。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的军事部署是其对伊朗“极限施压”的最新举措,意在进一步威慑伊朗。而对于美国的封堵,伊朗方面的态度目前未见松动。
美国:此举针对伊朗政府军的“可信”威胁
美国国防部代理部长沙纳汉5月6日说,美国向中东地区部署“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战斗群和一支轰炸机特遣队等行动意在回应伊朗政府军的“可信”威胁。
美国白宫5月5日晚发布声明,宣布向中东地区部署航母战斗群的决定,但未说明到底遭到伊朗的哪些威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要向伊朗传递明确信号,任何针对美国及其盟友利益的袭击将遭到“无情还击”。美国不希望与伊朗发生战争,但已做好准备应对伊朗的袭击。
伊朗:将于近日宣布反制措施
据伊朗媒体5月6日报道,伊朗将于近日宣布反制措施,应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和重启对伊制裁。
伊朗半官方媒体法尔斯通讯社说,相关措施主要针对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和银行系统的制裁。
据伊朗《德黑兰时报》消息,伊朗政府已正式决定回击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制裁。具体措施可能涉及伊朗单方面解除伊核协议框架下对伊朗核活动的部分限制。
5月1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表谈话,要求全国以“战斗姿态”应对美国在各领域向伊朗发动的攻势。
缘由:美国禁止伊朗出口石油、限制伊朗核活动
美国去年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逐步恢复因协议而中止的对伊制裁。
今年4月,美国宣布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伊朗随后宣布将美国中央司令部及其驻西亚军队认定为恐怖组织。5月2日起,美国不再给予部分国家和地区进口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5月3日,美国宣布将强化对伊朗核活动的限制。伊朗多次表示,如果伊朗石油无法出口,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上一次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伊拉克持续8年的战争期间。
国际反应
多国坚持与伊朗合作
中国:坚决反对美方“长臂管辖”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5月6日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对伊单边制裁和所谓“长臂管辖”,赞赏伊方迄今严格履行伊核协议义务,将继续同相关各方一道,致力于维护和执行伊核协议,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同时坚定维护本国企业合法和正当权益。
俄罗斯:将扩大和发展与伊朗的合作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5月4日说,美国对伊朗的任何新的制裁和威胁都不会阻止俄方与伊朗合法、互利的合作。俄方将有序扩大和发展与伊朗的合作,包括在完全遵守国际法与俄伊两国法律的前提下在核能领域进行合作。
欧盟:对美国制裁表示遗憾和担忧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以及法国、德国、英国三国外长5月4日发表联合声明,对美国决定不再向进口伊朗原油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给予制裁豁免表示遗憾和担忧,并对美国决定终止豁免伊朗在伊核协议框架内的部分核不扩散项目表示忧虑。法国、德国和英国今年年初宣布与伊朗建立INSTEX结算机制。该机制在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之外运作,能帮助欧洲企业绕过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继续与伊朗进行贸易。
时事观察
美国军事施压难有成效
分析人士认为,派遣航母战斗群是美国在经济领域对伊朗“极限施压”的同时采取的军事施压行动,目标之一可能是在伊朗国内制造担心、紧张的气氛,以破坏伊朗的团结和抵抗。
美国智库中东研究所主席塞勒姆认为,尽管特朗普政府宣称“极限施压”将迫使伊朗重回谈判桌,但目前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双方有谈判的可能。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萨拉米4月29日说,美国试图迫使伊朗与美方谈判,“但这样的谈判会被视为投降”。伊朗人民不会接受这样的羞辱。美国对伊朗的威胁越大,付出的代价越高。
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克拉克在《纽约每日新闻》上撰文说,近期,美伊之间火药味渐浓,但发生军事冲突对双方均有害无利。双方需要冷静下来,避免局势失控。
俄罗斯国民经济和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杰米坚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部署航母战斗群的行动主要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是一种象征性举动,并不表明美国准备对伊朗开战。“对美国来说没有军事选项……在军事战略上,伊朗能做的就是让战争延长下去,那样美国就很难应对。美国军事施压难有成效。” (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