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临,路灯亮起,长葛市后河镇闫楼村村民精彩的文化生活刚刚开始。
“咚咚锵,咚咚锵……”5月11日晚8时,在闫楼村文化大院,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闫楼村舞狮会的表演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
47岁的引狮者闫学军手持一把一人多高的大刀来到“雄狮”面前领舞。一只长约6米、造型威武的“雄狮”,随之翻腾跳跃,表演着看、站、走、跑、跳、滚、睡、抖毛等动作,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精彩处,闫学军手持刀柄,猛地往地上一磕,双脚借势起跳,身子腾空旋转。“狮子”也受到感染,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回首匍匐,忽而摇头摆尾,一人、一“狮”在场中闪转腾挪,周围的掌声和叫好声响成一片。
“舞狮表演已经成了俺村的文化品牌。”脸上挂着汗珠的闫学军告诉记者,他们这个1297口人的小村子,参加舞狮会、腰鼓队的有110多人。村里的老少爷们儿,没事就来运动一会儿,可得劲了。
“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闫楼村党支部书记闫东锋,是闫楼村舞狮会的发起者。
成立舞狮会的想法,几年前闫东锋就有了,却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实施。2018年秋季,他发现村里很多原本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来了,整天无所事事。闫东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找到闫学军、闫军伟等几名村里的热心人商量成立舞狮会,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说干就干。几个人共同垫资,凑了5万元钱,作为闫楼村舞狮会的活动经费,召集了一些村里有意参与的年轻人,并专门请来了师傅教授舞狮。同时,闫东锋通过微信公众号“闫楼我的老家”和其他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寻求村民和在外拼搏的闫楼人的支持。
经过不懈努力,闫楼村舞狮会于2018年10月成立了。一天,舞狮会的成员正集中在村文化大院开会时,一位名叫王宝兰的80岁老太太冒着风雪来到会场。一进门,她就说:“听说咱村成立了舞狮会,我也捐点儿钱,出份力!”说罢,她从口袋里摸出200元钱,放在桌子上就走了。王老太太的举动,让舞狮会成员大为感动,愈发努力学习舞狮的招式与花样。
2019年2月5日,己亥年正月初一,是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闫楼村舞狮会第一次亮相。听说舞狮会要进行表演,那天,村里的老少爷们儿早早地聚集在村文化大院。表演时,无论闫东锋还是闫学军,都捏着一把汗,生怕出了纰漏。大家认真地做每一个动作,起势、奋起、疑进、抓痒……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就这样,表演持续了整整一上午。
这次表演让闫楼村舞狮会名声大振,不仅在本村演出,还到邻近的村庄、企业演出。春节后的两个月,舞狮会通过表演收入2万多元,全部用于本村的扶贫工作。
参加舞狮会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一些原先爱打牌的人离开了牌场。最后,牌场老板关了门,也来到舞狮会参与舞狮。
看着愈发壮大的舞狮会,身为会长的闫学军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对闫东锋说:“锋,今年咱们得好好干!舞狮会现在有2组4个人舞狮。如果能有4组8个人舞狮,咱们就能接更多演出了!”
闫东锋认真地说:“咱们还得打造品牌,参与商演。只有参与商演,才能有造血功能;只有擦亮闫楼村舞狮会的招牌,才能展示闫楼人的精气神,让更多人知道闫楼!”
党支部书记说心声
闫楼村党支部书记闫东锋:
俺村是长葛市的“明星村”,主要体现在基层党建、移风易俗、村容村貌改善等方面,但经济基础比较差,底子薄。近年来,村“两委”和乡亲们经过努力,建起了扶贫工厂,经济水平有了一些提升。
这只是起步。我想让村里的产业经济有所突破,通过乡村经济建设,让每一位村民都成为村集体经济的股东。只有村集体经济壮大了,乡亲们的腰包才能鼓起来!
■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
“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闫楼村党支部书记闫东锋的话道出了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
文化的作用好似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文化功能的显现、文化作用的发挥,不像经济建设那样立竿见影,但如滴水穿石、垒土成塔。从根本上说,文化是“化”人的,把人的整体素质“化”高,把人的追求和境界“化”高。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从战略上思考、从全局上谋划。
闫楼村是个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这里有长葛市第一个村级党组织微信公众号“闫楼我的老家”、覆盖全村的免费Wi-Fi、整洁的村容,也有深受村民欢迎的“百姓食堂”。如今,闫楼村又成立了舞狮会,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而且让一些村民摒弃了喝酒、打牌的陋习,“舞”出了村里人的精气神和乡村的新风貌。闫楼村浓郁的文化生活氛围,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带来了乡村新风貌。
乡村的稳定与发展、文明与和谐,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正是有了如闫东锋一样兢兢业业、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基层“领头羊”,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许昌大地上。
时下,乡村振兴战略已全面铺开,我市也处于实现“建设智造之都,打造宜居之城”目标的关键时期,村干部的作用将更为突出。当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当好想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村干部,这才是百姓需要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