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晨
冶红现是建安区五女店镇冶庄村一组村民,今年48岁,家里共5口人。年轻时,他被磨面机“吃”掉右手拇指,造成肢体三级残疾。头脑灵活的冶红现并没有因此气馁,和妻子孙素花到广东一数控公司打工,盼着通过两人的努力对家里的房子进行翻新。
不幸的是,2014年9月,孙素花突发脑出血,导致半身不遂。不久,冶红现的父亲因病住院。冶红现不得不回村一边照顾妻子及父亲,一边打零工维持生计。由于他的儿子和女儿年龄还小,妻子和父亲都需要钱治病,因此生活一度陷入贫困。
2017年,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向冶红现伸出援手。针对冶红现一家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为冶红现及其父亲、妻子、儿子办理了低保救助,并为冶红现申请了残疾人生活补贴,为孙素花申请了大病医疗救助,为他们的儿子申请了“焕新乐园”救助项目及上学补助等。
2017年6月,按照贫困户危房改造政策,村“两委”联系工程队,为冶红现盖起120平方米的平房。“说实话,政府能给我盖新房,我连想都不敢想。”住上新房后,孙素花高兴得哭了。提起自家宽敞明亮的新房,冶红现至今感激不已。
新房建成后,冶红现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家。细心的冶红现发现,随着村里花木基地规模及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来打工的人越来越多。
“如果我在家里开个大众火锅店,生意应该可以。”有着不服输和不怕吃苦精神的冶红现“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想法与村干部分享,立即得到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
冶红现经过考察学习和简单装修,很快将红现火锅店经营起来,设了两个小包间、一个大包间。红现火锅店虽然房间少、设施简单,但干净卫生、价格实惠,对务工的农民很有吸引力。
“多亏了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的帮扶和支持。党和政府的帮扶让我住上了新房,开办了火锅店。虽然现在生意不算特别好,但随着进村打工者的不断增多,我相信生意会越来越好。我已经写好脱贫申请书,等生意稳定了,就递上去,争取早日脱贫。”冶红现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