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乡村振兴记者行

刁露启的第四套校服

面对记者的采访,穿上新校服的刁露启(中)笑得合不拢嘴。 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 徐鼎烨 摄

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双燕 毛迎 牛志勇

刁露启,建安区兴源铺回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留着精神的寸头,胖乎乎的脸蛋儿红彤彤的,笑起来很有感染力。

5月21日,刁露启穿着白色短袖上衣、黑色裤子,像往常一样到学校上课。9时40分,班主任通知同学们到教学楼前集合。刁露启和大家一起排着队下了楼。

楼前几张桌子上,摆着一摞摞新衣服。

“是不是又要发新校服了?”

“这校服的颜色真好看!”……

听着同学们窃窃私语,刁露启的小脸上露出期待的神情。

果不其然,新校服发放很快开始了。同学们依次上前领校服,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就轮到了刁露启。他兴冲冲地跑上前,从兴源铺村党支部书记刁明安手中接过一套崭新的校服。

“来,穿上试试合不合身。”刁明安将绿色的上衣抖开,穿到了刁露启身上。“嗬,真不错,提劲儿学习呀!”刁明安拍拍刁露启的肩膀,这样鼓励他。刁露启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我穿的校服都不用花钱买,这是发的第四套,真好看,我特别喜欢!”向记者展示着他的新校服,刁露启兴奋得眉飞色舞。

这天,兴源铺回民小学6个年级的256名学生都提前领到了新的秋季校服。新校服是一套运动衣,上衣是醒目的荧光绿色的。“之所以选择这个颜色,是因为我们村离237省道比较近,不少孩子上学、放学需要穿过公路。衣服颜色醒目,孩子们的安全更有保障。”村委会主任赵君喜这样解释。

“我们村特别重视教育。近几年,村里每年都给孩子们免费定制校服。前年,村里出资给学校的6个教室装上了空调。有的老师家比较远,中午回家吃饭不方便,村里每年补助6000元伙食费,解决老师的就餐问题。”校长王和平觉得在村小学当校长很自豪。

村党支部书记刁明安说:“我们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200多万元。按照村集体经济服务全体村民的原则,村里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将部分村集体收入用于为群众办实事。不光投入到教育上,村民的新农合医疗保险由村集体缴纳,村民收麦可以享受村集体的补贴,60岁以上老人理发、洗澡等开支都由村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