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事

端午节未到,“粽”头戏热闹上演

本报讯 (记者 万誉) “碧装束裹三角尖,玉带一缕腰间缠。未解罗裳清香送,无限诱惑在里边。”虽然现在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时间,但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粽”头戏已在市区各大超市、菜市场热闹上演。

传统的蜜枣粽等受欢迎

5月30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超市,发现各种各样的粽子已经摆在显眼处。从简装到精品礼盒,人们看得眼花缭乱。在市区五一路一家超市内,一名工作人员将煮熟的粽子切开,然后放到小杯子里供顾客品尝。“我们一般提前3个星期开始卖,端午节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卖得最好。”该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说,虽然端午节还没到,但有不少市民买粽子回家尝鲜。“对于北方人来说,传统的蜜枣粽、八宝粽等比较受欢迎。”

除了厂家生产的粽子外,一些超市还卖自制粽子,吸引了不少市民购买。另外,很多市民选择在家里自己包粽子。因此,超市、菜市场的粽叶、蜜枣、糯米等,销量开始上升。

网购粽子不要买“三无”产品

除了实体店销售粽子外,很多网店也销售粽子,不愿意错过这个赚钱的机会。

近几年,有些网店在销售粽子时,常以“私人定制”“纯手工制作”等作为卖点。其出售的粽子口味多,包装也精美。但有的店家回避了食品生产中最重要的信息,如没有制造者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存条件说明等。同时,这些自制粽子在运输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冷藏保鲜措施做不好,粽子很容易变质。

对此,市消协相关工作人员提示,市民在网上购买粽子时,要选择口碑好、信誉度高的网店,避免买到“三无”粽子。

粽子美味但不宜多吃

粽子虽然好吃,但不宜多吃。那么,吃粽子应注意什么呢?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曹敏说,粽子的主要食材是糯米,因为糯米不易消化,所以现在患有或曾经患有肠胃病的人不宜多吃。此外,小孩儿和老人消化功能弱,吃粽子时要有所克制,并且尽量趁热吃。

“尽量不要空腹吃粽子。”曹敏说,空腹吃粽子,糯米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炎患者旧病复发。

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吃粽子。因为粽子一般含糖量高,如果吃多了,易引起血糖迅速升高。最后,曹敏提醒,已经煮好的粽子不宜保存太久,要尽快吃掉,以免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