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毛迎)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却用光和热温暖、感动了无数人。他们是令人尊敬的“平民英雄”!本报持续聚焦你我身边的“平民英雄”,并开通了微信投票渠道。在上一个评选周期,本报报道了四组“平民英雄”。经过读者投票,乐于助人的赵守业当选为“周英雄”。
51岁的赵守业是建安区艾庄回族乡聂庄社区居民,从到处跑着收头发到做拖拉机消声器,通过艰苦创业致富。在生意越做越大的同时,作为一名老党员,赵守业不忘乡邻,热衷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逢年过节,赵守业都会给敬老院捐钱、捐物,如今累计捐款2万多元。
在当前这个评选周期,本报又报道了五组“平民英雄”。他们有的乐于助人,有的孝老爱亲,有的热衷公益事业,都用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5月22日9时45分,魏都区魏北街道办事处金湾社区一老人行至文峰路与永昌大道交会处附近时,心脏病突然发作,陷入昏迷。危急时刻,在附近值班的腾飞物业保安部工作人员曹松强、乔稳进、李春锋、臧义等人出手相助。
禹州市颍川街道办事处南街社区居民邵风月无微不至地照顾患病的婆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子几十年,一家20多口人住在一个院子里,和和睦睦、幸福美满,在邻里之间被传为佳话。
5月29日上午,建安区灵井镇李庄社区发生了一件暖心事。一名年轻司机因为不熟悉路况,驾驶车辆在拐弯时差点儿冲进路旁的水沟里,情况危急。建安区卫健委驻灵井镇李庄社区第一书记武伟伟当即组织人员施救,使车辆和司机脱离险境。
老家在四川的魏星海与一名许昌女孩儿结婚后,把家安在许昌,成了一名许昌人。从2012年起,每年高考时,魏星海都会抽出时间参加爱心送考活动。为考生服务,魏星海坚持了8年。
6月16日,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长王亚丽驾车行至禹州市顺店镇南街集市时,看到马路对面躺着一个人。王亚丽立即停好车跑过去,发现是一名老人在卖菜时突然栽倒了。王亚丽跪下来清理老人口腔和鼻腔里的异物,并请围观群众拨打急救电话,随后对老人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半个小时的跪地抢救,导致王亚丽的双膝被磨破。虽然老人最终遗憾离世,但是王亚丽救死扶伤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
相关新闻
四组“周英雄”,角逐“月英雄”
本报讯 (记者 毛迎) 在上一个评选周期,乐于助人的赵守业当选为“周英雄”。即日起,他和之前脱颖而出的三组“周英雄”袁水民、宋宪军和朱凤英夫妇、徐文杰一起进入“月英雄”评选环节。
62岁的袁水民是许昌市涉军维权诉调对接工作站负责人。他从军23年,转业后在魏都区人民法院工作。因为对军营有着深厚的感情,又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2012年7月,他开始从事涉军维权工作。多年来,袁水民调解处理涉军纠纷380起,切实维护了现役军人、退伍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在军民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25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忠武街道办事处邱庄社区居民宋宪军腰部以下失去了知觉。比他大一岁的妻子朱凤英从此像坚强的男人一样挑起生活重担,悉心照顾丈夫。25年来,朱凤英用平凡而伟大的坚守诠释着人间真爱,而宋宪军则乐观豁达、乐于助人。夫妻俩的感人事迹在邻里之间被传为佳话。
李喜才是漯河市临颍县人。2013年,无儿无女的他在我市一家饭店当洗碗工时与市民徐文杰相识。不久,李喜才被辞退。徐文杰把李喜才接回家,认他当干爹,不仅管他吃、管他住,还帮他治病。李喜才一住就是5年多。“亲儿子也不一定像他这样好!”李喜才说起徐文杰赞不绝口。徐文杰说:“既然认了干爹,我就得把他当亲人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