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郝晋 文/图
7月1日14时30分,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的家乡——建安区桂村乡水道杨村,50多名党员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桂村乡水道杨村、许都农商银行‘双基’共建活动”,共话如何继承杨水才精神,谋划乡村振兴与发展。
“我感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一定非要干轰轰烈烈的事,但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时刻不忘入党时的誓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党员代表张燕聚说。他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水道杨村三组组长。
“作为党员干部,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要为群众‘端茶倒水’,遇到困难冲在最前面。”张燕聚说,前段时间,正值用拖拉机耕田。他背上被子,晚上住在地里。看到哪块田没有耕好,他就指导拖拉机手再耕一遍。村里的幸福塘深一二十米。在清理幸福塘里的杂树时,他率先跳进去。“危险的事不能让群众做,关键时刻党员要豁得出去。”
如何继承杨水才精神?曾与杨水才并肩工作的83岁党员岳建智通过回忆给大家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
岳建智1960年1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转业回到水道杨村。时任水道杨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杨水才找到他,做他的思想工作,动员他当村干部。岳建智在村里干了29年,于1992年辞去水道杨村党支部书记一职后到桂村乡敬老院担任院长,至今又有27年。
岳建智说,过去的水道杨村穷。杨水才转业后,一心想改变村里的面貌。他挖塘、治岗,说到做到,工作中这个办法不行,再想另外的办法,敢于创新、敢于担当,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杨水才身上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宗旨。“作为水道杨村的党员,我们不能忘了群众的期盼,应该接过杨水才同志的‘小车’,把它推好,并且要推出更好的成绩。”
水道杨村77岁的党员杨永胜对杨水才带领大家工作时的情况记忆犹新。“在果树嫁接方面,他编了一个顺口溜:开口最好面向北,防止雨水还抗风……”杨永胜说,杨水才在工作中十分注重研究问题和总结经验,经常对大家进行劳动辅导。
当日,桂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赵鹏祥参加了活动。他说,在杨水才精神的影响下,水道杨村的基层党建工作一直走在全乡乃至全市前列。在乡村振兴方面,水道杨村将更好地谋划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建安区的重大项目,杨水才乡村振兴体验示范基地正在进行前期设计与规划。
许都农商银行桂村支行负责人张艺潇说,他们将以“双基”共建为契机,探索整村授信新模式,延伸农村金融服务触角,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最后,50多名党员共同分享了党的生日蛋糕。水道杨村党支部书记岳晓嘎说,水道杨村的所有党员干部将传承和发扬杨水才精神,牢记使命,把水道杨村建设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