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事

构建党员干部干事新平台 打造过硬基层堡垒

闫楼村“党建+”架起干群“连心桥”

本报讯 (记者 黄双燕 王利辉 吕正子) 流动党员到外地打工,咋参与决策?长葛市后河镇闫楼村党支部书记闫东锋的回答是:建立微信公众号和党建微信群,以“党建+”打造过硬基层堡垒。

7月1日,记者来到闫楼村时,闫东锋正拿着手机,把第二季度的村财务收支情况拍成照片发至党建微信群。出了村的党员只要加入党建微信群,党支部的重大决策一个不落;关注微信公众号“闫楼我的老家”,村里的大小事一目了然。

过去的闫楼村是个远近闻名的上访村,人心涣散,党员活动也组织不起来。2015年,时年36岁的闫东锋毅然放弃外地月薪上万元的工作,带着父老乡亲的重托,担任闫楼村党支部书记。

群众对党员干部有猜忌、不信任,是当时摆在闫东锋面前的局面。要改变它,必须做到村务公开,让群众对村里的大小事知情,并有参与权。2015年10月,他在许昌市率先建立了村级党组织微信公众号“闫楼我的老家”。该公众号设“党建引领”“党风政风”“便民服务”三个板块,每个板块还分设《两学一做》《示范创建》《服务指南》等栏目,并定期推送。截至7月1日,“闫楼我的老家”微信公众号已推送423期。

有了微信公众号,大家能了解村务,但没有讨论的平台。为此,闫楼村党支部建立了党建微信群,吸纳党员和村民代表加入,在群里讨论党员活动、低保户认定等事项,并将会议现场情况实时上传,让流动党员参与讨论、发表意见。

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服务群众,2018年下半年,闫楼村党支部推出了微信“随手拍”活动。党员如发现村内工作出现问题,或在村内发现不文明行为,可进行抓拍并上传至党建微信群,予以曝光并督促处理。短短两个月时间,闫楼村就治理了7座“垃圾山”,清理垃圾上千平方米。

闫楼村运用互联网思维促进村务公开、加强党员管理,让党支部凝聚了人心,也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由乱到治,成为全市基层党建明星村。他们的经验将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