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便民

许昌河湖水系的最深处在哪儿?哪里是重点防控部位? 市民怎样避免溺水?遇到溺水者该咋办?

防溺水,9个点需“严防死守”

李华磊在讲解救生绳的使用方法。 记者 吕正子 摄

记者 吕正子 通讯员 丁智彪

如今,河湖水系已成为我市的一张名片。随着水体的增多,每年夏季,防溺水工作成了相关部门的头等大事。许昌河湖水系的最深处在哪里?河湖水系中防溺水的重点部位在哪里?市民怎样做才能避免溺水?发现有人溺水该如何正确施救?7月5日、6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市区哪儿的水最深?

建安大道橡胶坝前

游泳者都喜欢到水深的地方游泳,似乎水越深,越能体现他的游泳水平。那么,我市河湖水系哪里水最深呢?

“我市河湖水系的最深处,当数清潩河建安大道橡胶坝前,蓄满水时深达6米。不过,目前这里没有水。”7月5日,市河湖水系水源调度中心主任马俊民对记者说,清潩河是我市主要的行洪河道,为了防洪,水利部门已将清潩河的水放空。

清潩河是我市水系的“三川”之一,其北起长葛市境内关庄闸、南至东城区境内祖师闸长20余公里的河道,担负着雨季行洪排涝的重任。

“希望市民爱护清潩河。”马俊民说,清潩河重新蓄水后,市民不要下河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今夏防溺水哪儿是重点?

9个点需“严防死守”

市区河湖水系总长度达到82公里,为了更好地做好防溺水工作,相关部门重点对9个点“严防死守”。

饮马河公共游泳池是东城区防溺水工作的重点部位。该游泳池是市区唯一的免费公共游泳池。其深水区水深达3米,浅水区水深为0.6米。今年,为了加大管控力度,相关部门安排了20名安全员守在这里,并在四周放置了15个救生圈、15套救生衣。

在中心城区,南护城河东段为防溺水重点部位。目前,护城河上有16条保洁船,必要时将作为救生船使用。此外,相关部门还在护城河沿岸放置了70个救生圈和40件救生衣。

建安区的重点防控部位有3个,分别是清潩河滹沱闸至昌盛东桥(即昌盛路跨清潩河桥)段、饮马河新元桥(即新元大道跨饮马河桥)附近、清潩河与石梁河交汇处。为了做好防溺水工作,相关部门在每个重点防控部位都配备了9名安全员,放置2套救生衣、2个救生圈、2根救生绳、2根救生杆、4个喊话器。同时,河道沿线有专人进行巡查。

魏都区的重点防控部位有4个,分别是清潩河阳光沙滩、灞陵河“再见三国”景观节点、幸福渠宇华实验学校段和灞陵湖。在上述重点部位,相关部门安排了100名安全员,放置了40个救生圈。

怎样避免溺水?

“六不”常记心间

7月6日上午,东城区水利局在饮马河公共游泳池边举办了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市蓝天救援队队员李华磊对防溺水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

“防止溺水,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要把‘六不’记心间!”李华磊说,所谓“六不”,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市民在游泳时如果溺水,千万不要慌张,要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将头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以便前来救援。如果溺水者在水中突然腿部抽筋,无法靠岸,那么应立即呼救。

发现有人溺水,市民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并拨打110、119或蓝天救援队的救援电话4006009958。

救生衣咋穿?

不能一套了之

救生衣和救生圈是最常见的防溺水器材。若是使用不当,不仅不能救人,而且会带来危险。

李华磊介绍,很多市民在乘船游玩时,总以为把救生衣简单地往身上一套就行,其实不然。救生衣分为普通救生衣、充气式救生衣和船用救生衣。以普通救生衣为例,市民在穿前要检查救生衣是否破损;穿时根据自己的体形系好两侧的边带,将浮力带束于腰间,穿过腰间的带环后扎紧,打一个结;系好下边的浮力带,并扎紧、打结。

在我市的河湖水系四周,水利部门放置有许多救生圈。这些救生圈是专用的救生设备,连接着长长的救生绳。发现有人落水时,岸边的人可以把救生圈抛过去施救。

救生圈的使用也有很多讲究。救生圈是由自然浮力材料制成的圆环救生器具,是让落水人员攀扶的个人救生设备。对落水者进行施救时,抛投者一只手握住救生圈的救生绳,另一只手将救生圈抛在落水者的下游方向;如果是静流且有风,应抛于落水者的上风处,以便落水者拿到。注意不要把救生圈扔在落水者身上。可以将救生绳系在栏杆上,两手抛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