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关注

许昌林荫路,你走过哪几条?

风景各不同,条条如画引人驻足

华佗路 记者 张铮 摄

记者 张铮 通讯员 王菲

核心提示

春有樱花,夏有法国梧桐,秋、冬有银杏、松柏,四季各有特色,全年有绿,季季景不同。许昌林荫路,就是这么美!

7月9日,本报以两个版的篇幅报道了市区林荫路的情况,邀请市民给自己眼中最美的林荫路投票。大家眼中的最美林荫路不同,其中清潩河游园林荫路得票最多,占总投票数的20%。

市区的林荫路风景不同,但每条都如画般烂漫,引人驻足!

清潩河游园林荫路成为得票最多的道路

绿色走廊,树荫下面品生活

38℃的高温,走在哪条路上最凉快?很多许昌人给出的答案是清潩河游园林荫路。

的确,在本报邀请市民给自己眼中最美林荫路投票中,清潩河游园林荫路得票最多,占总投票数的20%。

7月10日中午,记者沿天宝路拐入清潩河游园林荫路,感受这里的安静、舒适、清凉。道路两旁,大树浓密的树冠仿佛编织了一张绿色的“防晒网”。

记者沿着清潩河游园林荫路步行,不时看到老人聚在树下聊天儿,孩子嬉戏,生活气息非常浓。

另外,莲城大道得票比例为10%。大家喜欢这里或许因为这里的行道树与众不同。城区的框架越来越大,建筑越来越多,莲城大道却是最具许昌味道的地方。这条路上的树木枝繁叶茂,树冠遮天蔽日。整条路都被浓浓的绿荫覆盖着,太阳光透不到路上。走在这条路上,有说不出的清凉和舒心。

另外,有不少人喜欢文会街的生活气息。文会街虽然很短,但周边不光是居民区,还是城管部门特批的临时便民规范点,聚集了不少卖菜的商贩。这是一条非常有生活气息的林荫路。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将枝叶伸向路中央,交织在一起,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这条路见证着城市的变迁,承载着许昌人的记忆。这大概就是乡愁吧。

林荫路上最常见的树种是法国梧桐

法国梧桐,记忆深处的绿

中国古诗里的梧桐指中国梧桐,拉丁学名为Firmiana×simplex,是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许昌街道上种的大多是法国梧桐,是悬铃木科悬铃木属落叶乔木。

很多老许昌人有这样的记忆,七一路上的法国梧桐大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种植的。70岁的市民张国滨从小生活在七一路附近。他告诉记者,七一路上栽种的法国梧桐,胸径有双臂合抱那么粗,树冠遮天蔽日。夏天,枝叶繁茂的法国梧桐树冠相接,遮挡住了整条道路,为人们遮阳。行人在路上行走,不用戴遮阳帽就能享受清凉。

其实,在每一个许昌人的记忆中,都有一条种着法国梧桐的街道。法国梧桐是国内种植较为普遍的一种行道树。市区七一路与五一路上的法国梧桐大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栽植的。随后,新兴路、文化路、湖滨路等道路的行道树均选用法国梧桐。

作为行道树,法国梧桐存在不少问题。

每年4月到6月,法国梧桐会有大量果毛飘落。同时,新生的雄花絮散落大量的花粉,许多人因此出现过敏症状。现在,走在一些路上,还能看到空气中飘着法国梧桐的果毛。

到了秋天,法国梧桐落叶也给环卫工人带来极大的工作量。

现在,许昌新种植的行道树,多选择黄山栾树或国槐,法国梧桐正在逐渐淡出。

法国梧桐虽然给市民带来不少“麻烦”,但不可否认,有它们的地方就是“阴凉街”。

骑车或步行路过时,抬头可以看见阳光从茂密的树缝中漏下来。附近的居民搬着小板凳坐在斑驳的树荫中扇着扇子聊天儿,这何尝也不是一种情怀。

虽然许昌的法国梧桐慢慢换成了其他树种,但在湖滨路、文会街等地方,仍然是法国梧桐在为大家遮阳!

市区高颜值的林荫路越来越多

时间证明了美丽背后的坚持

关于林荫路的记忆,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原副主任张保明与普通人不同。因为相比享受林荫的乘凉者,他是“前人栽树”的角色。如今,许昌为大家所称道的美丽林荫路,多出自我市绿化部门的创意和劳动。许昌条条林荫路的背后,有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和故事。

张保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昌城市框架慢慢“长大”,不少街道出现了行道树。到20世纪70年代,新兴路、文峰路和文化路、五一路主要路段形成“一条路、两行树”的绿化美景。但是,老城区街道狭窄,依然没有行道树,绿化工作相对滞后。

20世纪90年代,“三优杯”竞赛引起全民关注,我市掀起绿化高潮。2001年,“创三城”让我市绿化步入正轨。“森林城”“园林城”“文明城”创建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城市绿化逐步走上快车道。

1998年,春秋广场建成,开了我市广场建设的先河。此后,我市突出大绿量、高品位,增加建筑小品,注重色彩搭配,建成154个公园、游园和广场,打造了“全年常绿、四季有花”的园林景观,让市民亲绿赏绿,享受绿色空间。园林绿化完成从“绿”到“彩”、从单一到多元的变迁,赋予城市绿化更多含义。

近年来,我市行道树的品种不断增多,逐步引进合欢、黄山栾、楸树、白蜡、元宝柳等数十个品种。城市道路绿化由过去简单的“一条路、两行树”,变为目前的乔木与灌木相间、行道树与绿篱搭配、行道树与草地相映、观赏植物点缀其间的多元化格局。

如今,不少已经退休的园林人享受着“乘凉者”的身份,但作为栽树者,一份绿意的情怀难以忘却。张保明说,他最喜欢看到的,是人们经过林荫路时快乐的表情。

新闻连连看

开窗见绿、推门进园的愿景已成真

今日许昌,“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格局已形成。“四海”指的是4处大型生态林海。“四海”绿树成荫,不仅保护了我市水源地的饮水安全,而且成为“城市绿肺”,为市民短线游提供了好去处。

随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一幅“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市民开窗见绿、推门进园的愿景已然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