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7月17日正逢农历六月十五,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村张街道办事处罗庄社区的第七十一期 “孝亲尊老集体祝寿”公益活动如期举办。该社区5位65岁以上、下半月过生日的老寿星和60多名65岁以上的老人,以及20多名志愿者,围坐在10多张桌子前,吃着卤面、喝着鸡蛋汤,其乐融融。三年来,除大年初一外,每月农历初一、十五,这样感人的一幕总在这里上演。那么,“孝亲尊老集体祝寿”公益活动是如何发起、如何运作的?其背后有多少人的付出与奉献,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 记者 黄增瑞 孙学涛
【缘起】
社区党支部很给力,孝亲尊老办出特色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道统,一脉相连,孝老敬亲,彰显美德……”7月17日12时许,在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长村张街道办事处罗庄社区,随着主持人的开场白,第71期“孝亲尊老集体祝寿宴”在志愿者表演的手语舞《游子吟》《父亲》中拉开序幕。接着,集体祝寿仪式正式开始,给老寿星拜寿、献寿品等仪式依次举行。
“请儿孙拥抱寿星,照全家福!”随后,居民张虎给70岁的老父亲张中林行完传统礼后,跑到父亲身边,微微弯腰,紧紧地和父亲拥抱在一起。张虎和张中林都眼含泪花。
“只要是65岁以上的老人,自愿报名,不是俺社区的居民也可以参加。”当日,罗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学顺说,“寿星的儿孙、志愿者、前来祝贺的乡亲,都可以免费吃寿面、喝鸡蛋汤。到今天,我们已经整整举办3年了。”
“原来,我们社区组织涣散,婆媳关系不好,邻里关系不和谐,干群关系紧张,社区工作都是街道办事处派人代管的。”张学顺说,他们社区有罗庄、刘庄、汪庄3个自然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300多人,其中党员120多名。2014年年底,社区进行新一届班子换届选举。组织对社区党员进行评议时,第一次将道德大讲堂带到了罗庄。
新的党支部成立,上级部门助力该社区打造道德大讲堂。经过一年多筹备,2016年7月4日,农历六月初一,罗庄社区举办了第一场“孝亲尊老集体祝寿宴”公益活动,社区年龄在65岁以上的8名老人参加,加上他们的子女和志愿者、普通群众,总共有330人。
“在我们举办的第一场‘孝老尊亲集体祝寿宴’上,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学顺、社区主任郭启旺给过生日的老人送两件礼物。许昌元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姬茹,每次都为过寿的每一位老人提供两盒钙粉。这让参加活动的居民深受感动,尤其是过寿的子女、婆媳、妯娌,深深地感受到亲情的重要!”罗庄社区妇女主任王香玲说。
【现状】
以情动人以文化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老人集体祝寿花的钱谁来出?王香玲说,新一届居委会班子成员上任后,党支部书记张学顺自己掏腰包、多方融资,建起了三层带电梯的道德大讲堂。随后,政府投入200多万元,建好了有两个院子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老人日间照料中心。
“道德大讲堂之所以安装电梯,是因为考虑到有个别老人身体行动不便!”当日,在罗庄社区东院,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学顺指着一部电梯说,“我和社区居委会主任郭启旺平时自己节省一些,啥都有了。”
张学顺掰着手指头算账:“我们祝寿吃的是卤面,喝的是鸡蛋汤。做一次卤面大约需要20公斤面条,还不到100元,加上50元的菜、油,再加上给每个过生日老人送的礼物,一场活动要不了多少钱。我们能坚持连续3年做这件事情,也得益于爱心企业的支持。”
不仅如此,在进入冬季的三个月里,社区还把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请到社区,每天中午、晚上吃两顿饭,白天在社区学习传统文化。
“这三个月时间,我们吃得白白胖胖的。大家在一起心情好了,病也少了。以前患便秘的,现在都好了。”今年72岁的居民孙秀成说。
“参加集体祝寿活动,能看戏,能和老伙计聊天儿,能吃长寿面,自己过生日还能收礼物,心里可得劲儿!”多次参加集体祝寿活动的孙秀成说,“举办这样的活动好!原来,一些老年人在农历初一和十五结伴去女娲娘娘庙烧香。自从我们社区组织集体祝寿活动,不用社区通知,老年人都会在农历初一和十五参加。”
【效果】
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孝善文明开花结果
罗庄社区道德大讲堂高高的墙面上, 镶嵌有“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几个大字。这也是社区这些年移风易俗、倡导孝善文化遵循的“法宝”。
“我是罗庄社区变化的亲历者。罗庄通过道德大讲堂,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孝道文化的传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鹤鸣爱心文化艺术剧社团长郭红说,他们剧社有30多人。3年来,大家作为志愿者,不落一次参加“孝亲尊老集体祝寿宴”,给大家演唱古装戏和现代戏。
“人时时处处都应该有一颗恭敬之心,不管是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孩子,还是对他人、对社会。”居民任俊梅说,这些年,她学习传统文化之后深有感触,对待老人,不仅要让他们吃好穿好,还要让他们受到尊重、心里舒坦。
“我们最初是将罗庄当成传统文化试点村,就是想用传统文化教化民心,教育居民一心向善,在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志愿服务的工作人员黄俊杰说,社区把弘扬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到实处,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知行合一,必须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来提高社区居民的人文素质。
目前,罗庄社区的道德大讲堂已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上百场、 “孝亲尊老集体祝寿”公益活动71期,吸引了新疆、湖南、山东等地的人参观、学习。
如今,看罗庄社区的活动开展得好,开发区长村张街道办事处的郭桥社区和龙湖街道办事处的屯南社区、黄庄社区纷纷借鉴罗庄经验,着力打造“孝老爱亲明星村”。
“百善孝为先,孝老文化已经成为我们助推文明乡风的有力抓手。”张学顺说,“我们的道德大讲堂不走过场、不说教,通过集体祝寿等活动讲述爱党爱国、传统礼仪、孝老爱亲,以情动人、以文化人。短短三四年,社区已是邻里和谐、乡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