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事

第一书记的“面条约定”

□ 记者 孙学涛 王志鹏

“开饭喽!”7月21日11时50分许,家住市区魏文路怡景花城小区的刘建伟擦了一把汗,将一碗西瓜皮炝锅面端上了饭桌。

他的儿子刘昊林赶紧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美!味道不错!”

刘建伟是国家税务总局许昌市税务局驻禹州市磨街乡马垌村第一书记。他笑着说:“这是我给儿子做的第二顿西瓜皮炝锅面。做西瓜皮炝锅面,是为了兑现向孩子许下的承诺!”

刘昊林中考前和爸爸约定,要是考上许昌高中,爸爸要下厨做4顿西瓜皮炝锅面。7月20日,刘昊林如愿拿到许昌高中的录取通知书,立即打电话说:“老爸,你赶紧兑现承诺吧!”

“我得赶紧兑现,下一顿就要等到下周了!”刘建伟从2017年11月驻村起,每周五22时左右到家,每周一早上6时回村。马垌村成了他的另一个家。

马垌村是禹州市53个省定贫困村之一,位于偏远山区。在马垌村,刘建伟开通“美丽乡村磨街马垌”微信公众号,制作电子地图,带领群众学习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为马垌小学协调教育教学设备,建设档发加工扶贫车间,让留守人员和贫困户在家门口打工赚钱。2018年,他被市委组织部考核为“优秀”。

村民脱贫增收了,刘建伟心里满是自豪。但对于家庭,他心里满是愧疚。他驻村后,照顾家中老人和孩子的担子落在了妻子王志娟一人肩头。他和儿子常常十天半月才见上一面。

“给孩子做西瓜皮炝锅面,也算是我对孩子的补偿。”刘建伟说,他生于农村,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往往将吃剩的西瓜皮做成西瓜皮炝锅面。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感恩社会、勤俭节约的好家风不能丢。”每到夏季,刘建伟总要做几顿西瓜皮炝锅面给孩子吃。平时,他经常鼓励孩子将压岁钱捐给灾区,或为福利院的小朋友买礼物。2014年,刘昊林9岁时被评为许昌市第四届“美德少年”。

“对扶贫驻村鞠躬尽瘁,对派出单位初心不忘,对于自己的小家情深意长。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他书写了最美的担当。”今年3月4日、5月15日,刘建伟家庭分别获得2018年度许昌市“最美家庭”称号、2019年一季度河南省“最美家庭”称号。

“再来一碗!”不一会儿,一碗西瓜皮炝锅面被刘昊林吃了个底儿朝天。“老爸驻村后,炝锅面做得越来越好吃了!”刘昊林说。

“我要兑现之前的承诺,下厨为儿子做4顿西瓜皮炝锅面。”看着儿子吃得畅快淋漓,刘建伟拍了一张颇具父子情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一下午,数百人给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