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线

污水总量超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瑞贝卡大道东段污水外溢

污水外溢碍通行,期盼顽疾早根除

瑞贝卡大道东段,救援车将“趴窝”的小汽车运出。 记者 贾同岭 摄

污水中打捞出不少车牌。

8月6日9时30分,市民王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2770000反映:我在瑞贝卡大道东段。这里满是积水,又脏又臭,行人和车辆只能绕行。部分车辆冒险涉水,却在积水深处“趴了窝”。

记者孙学涛、贾同岭核实报道:当日10时许,记者来到市区瑞贝卡大道东段瑞贝卡科技大楼公交站点,看到东侧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上都是积水,行人站在积水边缘,踌躇不前。记者走近一看,这些积水全是又黑又臭的污水,漫到人行道上的泛着绿色。

“能过吗?”一名男子骑着摩托车驶来,看到前方水势较大,心里没底。

“小汽车都不一定能过去,你骑着摩托车还是别冒险了。”一位老先生提醒。

记者看到,几辆汽车冒险涉水前行,刚开始积水尚浅,前进百十米后,积水渐深、水阻渐大,个头儿较小的汽车车牌被淹没。

这时,一辆救援车开了过来,进入积水路段。原来,前方有几辆涉水的小汽车已经“趴窝”。为保护发动机,车主不敢再次启动,只能在污水中等待救援。“趴窝”的汽车附近,几名男子卷起裤腿,弯着腰在污水中摸索着。

“他们在捞车牌!”附近居民陈先生说。

记者看到,瑞贝卡大道东段的多家企业大门前也是一片污水,尤其是瑞贝卡污水处理厂门前。

附近居民李女士告诉记者,一下暴雨,瑞贝卡大道东段就会积水;即便不下雨,污水也会外溢。

“你看,从瑞贝卡科技大楼到学院路,五六百米长的路面满是污水。”陈先生说。

由于道路被污水完全阻断,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均无法通过,记者只好向西返回潩水路,绕行恒达路,准备前往学院路,却发现恒达路东段靠近河堤处也是污水。记者绕行许由路,才来到瑞贝卡大道与学院路交叉口。

该路口南侧的学院路上存在大量积水,西侧的瑞贝卡大道上积水尤为严重,检测车辆不得不涉水进入车检所。

瑞贝卡大道机动车道上,多辆小汽车正在水中等待救援;人行道上,一堆车牌等待失主前来认领;非机动车道上积水更深,几乎没有车辆敢冒险通过。

11时30分许,在附近档发厂上班的工人下班。他们大多穿着胶鞋,蹚水而出。“我们早习惯了,胶鞋是标配。”一名工人说,“不穿胶鞋的话,积水污染腿和脚,可能会出红疹,又痒又痛。”

那么,路面为何出现这么多污水?

记者电话采访了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和建安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

建安区住建局一名袁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瑞贝卡大道东段的积水来自我市污水管网,本应流至附近的瑞贝卡污水处理厂。该厂的污水日处理能力为16万吨,而最近雨水较多,大量污水输送至这里,远远超出该厂的处理能力。因此,污水外溢,漫到瑞贝卡大道上。

市区西高东低,雨季大量雨水、污水一股脑儿汇至城东南,使得瑞贝卡大道东段排水系统雪上加霜,积水问题频现。

市水利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区主要有5家污水处理厂:瑞贝卡污水处理厂、建安区三达水务有限公司、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屯南三达水务有限公司、东城区三达水务有限公司及魏都区宏源污水处理厂。其中,瑞贝卡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主城区的生活污水。

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一名张姓工作人员分析,为缓解瑞贝卡大道东段污水外溢难题,我市将部分污水分流至位于邓庄街道办事处的东城区三达水务有限公司,但该公司的污水日处理能力目前仅有1万吨。瑞贝卡污水处理厂三期设计污水日处理能力为8万吨,建成后,该厂污水日处理能力可达24万吨。届时,瑞贝卡大道东段污水外溢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市各级部门十分重视瑞贝卡大道东段污水外溢问题。我市健全防污管控机制,加大对企业污水排放的监控力度,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重罚,以减少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压力;同时,要求污水处理厂优化设备,在雨水高峰期满负荷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希望早日整治好吧!”路过的市民齐芳芳看着眼前的污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