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事

葡萄大量上市,自酿葡萄酒须谨慎

幸福万家许扶店销售的葡萄种类丰富,吸引市民选购。

本报讯 (记者 陈晨 文/图) 又到了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购买者中酿葡萄酒的不在少数。那么,自酿葡萄酒有无安全隐患?8月13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67岁的市民王秀云几乎每年都酿葡萄酒。她介绍了自己的酿制方法:购买紫色、甘甜的葡萄,去除坏果、果蒂,洗净晾干;取一个坛子,用酒精消毒杀菌后晾干;戴上无菌手套,将葡萄捏碎后放入坛子;倒入白酒、白糖,葡萄与其比例为10∶1∶1;密封一个月,就可以品尝到甘甜的葡萄酒了。

“酿葡萄酒的过程中,一定要消毒!如果灭菌做得不好,整坛葡萄酒很可能变质。”王秀云说,她初学酿葡萄酒时吃过这方面的亏。

“喝点儿葡萄酒有好处。但市民自酿葡萄酒卫生条件有限,难以做到无菌,‘杂质’不能完全被过滤。另外,自酿的葡萄酒会被甲醇污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丰富酿酒经验的市区机房街197精酿啤酒坊老板朱岩说,自酿葡萄酒中出现有害的副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是葡萄原料有问题。业内有句话:‘葡萄原料质量占葡萄酒质量的70%。’市民自酿葡萄酒时有的葡萄出现霉烂,会影响酒的质量。而且,不是所有葡萄都适合酿葡萄酒,需要用专门的酿酒葡萄,对葡萄的糖度、酸度也有严格要求。第二是在酿酒时乱加东西。有些人随意添加酒精、蜂蜜等,这样容易发生反应,出现副产品。第三是工艺条件。家庭酿酒和工厂酿酒在生产条件和工艺方面相差很大。”

朱岩说,自酿葡萄酒作为一些市民的爱好和兴趣未尝不可,但不推荐大量酿造。“市民自酿葡萄酒时,最好用玻璃器具,不要用含铅、铜、锌以及铁的器具。这些器具容易和葡萄酒中的酸性成分发生反应。另外,自酿葡萄酒时,葡萄表皮一定要吹干,不然在酿制过程中会起白毛。”